[发明专利]一种补光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摄像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2150.0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摄像头 弱光环境 摄像头 补光 补光灯 智能摄像头 采集图像 功率控制 强度确定 强度信息 摄像过程 实时采集 预设条件 明亮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补光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摄像头设备。本发明的补光控制方法包括:从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中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摄像头为主摄像头并开启;根据主摄像头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确定主摄像头是否处于弱光环境;在确定主摄像头处于弱光环境时,根据弱光环境等级和主摄像头的补光灯的功率控制补光灯对所述主摄像头补光。本发明在主摄像头摄像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当前处于弱光环境后,根据弱光环境等级自动控制相应功率的补光灯开启,不但保证主摄像头能够在足够明亮的环境下采集图像,而且能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光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摄像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摄像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可以用于家中监控、夜间侦测、实时语音聊天等,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智能摄像头,但是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散热。在追求外形体积越来越小的今天,散热成为很多摄像头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结构和尺寸限制,智能摄像头的外形不能太大,为了保证智能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清晰程度,只能选择功率较大的红外灯,使得在光线不是很暗的情况下依然要运行较大功率的红外灯对摄像头补光,导致不必要的热量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光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摄像头设备,以解决在光线不是很暗的情况下运用较大功率的红外灯补光时,产生不必要热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补光控制方法,包括:从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中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摄像头为主摄像头并开启;根据主摄像头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确定主摄像头是否处于弱光环境;在确定主摄像头处于弱光环境时,根据弱光环境等级和主摄像头的补光灯的功率控制补光灯对主摄像头补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补光控制装置,包括:主从切换单元,用于从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中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摄像头为主摄像头并开启;光线检测单元,用于根据主摄像头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确定主摄像头是否处于弱光环境;补光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主摄像头处于弱光环境时,根据弱光环境等级和主摄像头的补光灯的功率控制补光灯对主摄像头补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像头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可执行前文描述的补光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文描述的补光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主摄像头开启工作后,通过检测主摄像头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确定主摄像头是否处于弱光环境,在确定主摄像头处于弱光环境时,根据弱光环境等级和补光灯的功率,控制补光灯对主摄像头补光。本发明在主摄像头摄像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当前处于弱光环境后,根据弱光环境等级自动控制相应功率的补光灯开启,不但保证主摄像头能够在足够明亮的环境下采集图像,而且能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补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补光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智能摄像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