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2875.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梁红;姚青;周蕾蕾;刘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10 | 分类号: | H04W40/10;H04W40/20;H04W40/22;G08B21/18;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网络 停电 告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对射频网络中各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监测,在监测到设备的掉电时,生成对应掉电设备的告警信息;并获取掉电设备的射频模块中记录的与每个相邻节点设备对应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备用电池信息和所属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备用电池信息和所属位置信息,选择对应节点设备中的射频模块生成告警最优路径,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备用电池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具有备用电池设备;
若相邻节点设备具有备用电池设备,则选择任意相邻节点设备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一路径;
若相邻节点设备不具有备用电池设备,则根据所述所属位置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线路下;
若相邻节点设备处于不同线路下,则根据所述基本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不同线路的节点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二路径;
若相邻节点设备处于同个线路下,则根据所述基本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相同线路的节点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三路径;
按照预设路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以及第三路径确定告警最优路径;
将掉电设备的告警信息依据所述告警最优路径上报至停电检查系统进行停电告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属位置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线路下,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所属位置信息的所属变电站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变电站下;
如果在相同变电站下,则根据所属位置信息的所属馈线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馈线下;
如果在相同馈线下,则根据所属位置信息的所属保险丝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保险丝下;
如果在相同保险丝下,则根据所属位置信息的所属变压器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变压器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监测到设备的掉电后,根据预设时间阈值对掉电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二次监测,判断是否恢复供电;
若二次监测结果为设备正常供电,则实时对射频网络中各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监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选择对应节点设备中的射频模块生成告警最优路径后,将所述告警最优路径存储至对应设备的射频模块中。
5.一种基于射频网络的停电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获取模块、路径生成模块以及停电告警模块;
所述监测获取模块,用于实时对射频网络中各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监测,在监测到设备的掉电时,生成对应掉电设备的告警信息;并获取掉电设备的射频模块中记录的与每个相邻节点设备对应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备用电池信息和所属位置信息;
所述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用电池信息和所属位置信息,选择对应节点设备中的射频模块生成告警最优路径;
所述路径生成模块包括路径生成单元;
所述路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备用电池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具有备用电池设备;
若相邻节点设备具有备用电池设备,则选择任意相邻节点设备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一路径;
若相邻节点设备不具有备用电池设备,则根据所述所属位置信息判断相邻节点设备是否处于不同线路下;
若相邻节点设备处于不同线路下,则根据所述基本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不同线路的节点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二路径;
若相邻节点设备处于同个线路下,则根据所述基本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信息,选择相同线路的节点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射频模块作为上报节点,得到第三路径;
按照预设路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以及第三路径确定告警最优路径;
所述停电告警模块,用于将掉电设备的告警信息依据所述告警最优路径上报至停电检查系统进行停电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8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