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科学注塑可视化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3533.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昆成律师事务所 32281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学 注塑 可视化 技术 | ||
1.一种注塑可视化方法,包括注射成型模具设计、试模和量产,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模包括注塑七步法,所述注塑七步法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逐步的测试与优化,所述注塑七步法包括:
第一步,粘度曲线测试;通过设置不同的注射速度且设定V/P切换位置为产品填充95-99%时的位置,记录所述不同的注射速度下的填充时间和峰值注射压力,利用公式Ht*Ri*Ft计算实际粘度 ,以所述填充时间为横轴、所述实际粘度为纵轴得到所述粘度曲线,选择所述实际粘度变化小时对应的注射速度为合理的注射速度,其中所述Ht为峰值注射压力,Ri为强化比,Ft为填充时间;
第二步,模腔平衡测试;所述注射成型模具为一模两穴或以上的模具,采用所述合理的注射速度,通过注塑不同体积量的所述产品,分别计算最重与最轻产品的重量差异值,以验证所述注射成型模具设计或加工的合理性,当所述模腔不平衡时,需要进行所述产品或所述注射成型模具的修正;
第三步,压力降测试;通过注塑机面板实际注射压力的反馈,读取熔体经过所述注塑机喷嘴、所述注射成型模具的主流道、所述注射成型模具的浇口和流动末端的实际注射压力,从而计算出所述熔体的流动路径上的注射压力损失,验证所述注塑机的喷嘴的直径选择、所述注射成型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当所述压力降超差时,需要进行所述注塑机的喷嘴或所述成型注射成型模具的修正;
第四步,工艺窗口测试;采用所述合理的注射速度,设置所述熔体的温度的下限值,以小的增量增加保压压力,直至制造出可以接受的产品,记下此时压力作为低温-低压角;然后继续增加保压压力,直至产生不能接受的产品,记下此时压力作为低温-高压角;接着重新设置所述熔体的温度的上限值,重新增加保压压力,直至制造出可以接受的产品,记下此时压力作为高温-低压角;然后继续增加保压压力,直至产生不能接受的产品,记下此时压力作为高温-高压角;连接所述低温-低压角、低温-高压角、高温-低压角和高温-高压角,得到保压压力窗口,所述窗口的中心即为合理的保压压力大小,当产品尺寸不良时,需要进行保压压力或模具的修正;
第五步浇口冻结测试,通过由短到长设置不同的保压时间,称重每模产品重量,当产品重量不再变化或非常微小的变化时,此时的时间即为合理的保压时间;
第六步锁模力测试,通过由大到小设置不同的锁模力,称重每模产品重量,当产品重量增加或出现毛边时,此时的锁模力再加5吨即为合理的模具锁模力;
第七步冷却时间测试,通过由长到短设置不同的冷却时间,测量产品的尺寸,当产品尺寸变化或外观不可接受时,此时的冷却时间再加1秒即为合理的模具冷却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阶段利用模流分析技术进行产品的结构优化与模具设计的优化,所述产品的结构包括产品的壁厚,所述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的流道系统和模具的冷却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模阶段还利用了分段注塑成型对注塑成型过程进行分段控制,所述分段注塑成型包括一段或多段填充+一段压缩+一段或多段保压,以速度控制所述熔体在所述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粘度变化,从而得到外观更好、体积收缩率更均匀和变形更小、生产更稳定的产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模阶段还利用了模腔压力温度测量技术,优化V/P切换位置、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通过监控所述模腔压力温度峰值或积分值,将报警信号给下位机进行注塑生产的品质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5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