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3578.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10/0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极板 连接 方法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运送;步骤二:排钉固定;步骤三:成品运送;步骤四:焊接;步骤五:加固;本方案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实现对板栅和极耳的定位,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造成烫伤,并且通过先固定排钉再焊接极耳的工序,避免了极耳与板栅连接后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电池性能不断完善,品种不断增加,市场拓宽,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各种高性能蓄电池包括:锌银系列电池(锌银蓄电池即二次电池和锌银一次电池),镉镍蓄电池,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等。
铅酸蓄电池于1860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和俄国科学家雅可比发明后,到1881年才开始有了较大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把气体再化合原理应用于铅酸蓄电池,是铅酸蓄电池达到了密封阶段,焕发了铅酸蓄电池的青春。
在电池的制造中,板栅是与电池中用于和极耳连接的不可缺失的部分,而现有的电池制造大多是用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板栅,当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板栅时,需要在碳纤维布的侧边加上金属材质的极耳,从而连接正负极,由于碳纤维布属于无机材料,其导电性能不佳,其与金属材质的极耳不能进行良好的连接,现有的板栅与极耳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连接,通过具有粘结性能的导电胶方式将金属材质的极耳与碳纤维布进行连接,然而这种方法制成的电极板栅容易造成极耳的脱落,导致电池使用寿命低,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以解决目前碳纤维布作为板栅时与极耳连接后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步运送;通过送料装置将板栅和排钉放置在工作台上准备压制;
步骤二:排钉固定;通过驱动气缸压动压制板对排钉进行按压,使得排钉压制固定在板栅上;
步骤三:成品运送;再次通过送料装置将压制好的板栅和排钉送到极耳焊接处;
步骤四:焊接;控制焊枪作用于焊料上,使得焊料融化后将极耳焊接在排钉下端的弯曲处。
步骤五:加固;通过焊枪将排钉与板栅的固定处进行加固。
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实现对板栅和极耳的定位,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造成烫伤,并且通过先固定排钉再焊接极耳的工序,避免了极耳与板栅连接后容易脱落的问题。
2、本方案通过排钉安装装置进行排钉的安装,固定性好,并且在固定排钉之后再后续焊接时会进行排钉的加固,进一步加强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利用升降装置和机械手对板栅和排钉进行运送。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在进行排钉按压时通过折弯球与电磁铁相配合对排钉下端进行折弯。将排定下端进行折弯,使得折弯部与极耳焊接,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强。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折弯球处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使得折弯球在对排钉进行折弯过后进行复位。
进一步,所述板栅由铅布或者碳纤维布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板栅与极耳的连接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