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3873.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叶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机林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空腔 传动轴 机身 第二空腔 驱动传动装置 转动配合连接 上下延伸 爬升 上端 动力输入腔 磁力机构 底端内壁 同步运作 行星轮组 联动性 皮带轮 锥齿轮 差速 前行 下端 转弯 转化 | ||
1.一种驱动传动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右端的动力输入腔,所述机身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右端的爬升腔,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上端且上下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端末端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下端末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右端且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端末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动力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下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下端末端设有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左端末端设有用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右端末端设有位于所述爬升腔内的太阳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左端末端设有伸出所述机身端面的车轮,所述第四传动轴右端末端设有用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套接有用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套接有位于所述第六锥齿轮右端的差速壳,所述差速壳上滑动配合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衔铁环,所述第二空腔右端内壁内嵌有与所述衔铁环动力连接且上下对称的磁轭,所述动力输入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左端末端设有用与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爬升腔左端内壁内嵌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的液压推杆,所述爬升腔内设有位于所述太阳轮前端的第一行星轮轴,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上设有用于所述太阳轮齿合连接的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动力连接的棘爪,所述爬升腔内设有位于所述太阳轮后端的第二行星轮轴,所述第二行星轮轴上设有用与所述太阳轮齿合连接的第二行星轮,所述爬升腔内设有分别用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齿合连接的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右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梢,所述固定梢上固定连接有增力摆杆,所述增力摆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半月板,所述半月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脚杆,所述脚杆与所述半月板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脚杆内设有可变脚蹼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脚蹼装置包括所述脚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脚杆内的可变腔,所述可变腔右端内壁内嵌有马达,所述马达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末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八锥齿轮右端的齿转轮,所述可变腔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直齿脚,所述可变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末端设有用与所述第八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九锥齿轮,所述第九锥齿轮左端端面铰链连接有链杆,所述链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可变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推块下端的滑杆,所述滑杆上端末端设有用与所述第一推块相抵连接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可变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杆下端末端设有伸出所述脚杆后端端面的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机林,未经叶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8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分动器
- 下一篇:一种液力变矩器泵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