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鳗鲡种苗挑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3894.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帅方敏;武智;朱书礼;陈蔚涛;曾艳艺;李海燕;杨婉玲;刘亚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鳗鲡 种苗 挑选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包括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所述第二收集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储存管,所述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通过连通管连接,通过控制开关组使得水泵工作,由此使得喷头中有水喷出,同时通过气泵使得导管中有气流喷出,再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从而增加第一收集桶的溶氧率,不但能够提高鳗苗的存活率,还能提高其活动率。同时由于水流由第一收集桶流向第二收集桶,又由于过滤网的设置和弱光灯的诱导,从而不仅能够对杂物进行过滤,还能使得鳗苗从第一收集桶自动游到第二收集桶,达到将鳗苗从混有很多杂质的水体中自动挑选出来。由此代替人工进行作业,减少了手工收集对鳗鲡种苗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了鳗苗收集过程中的死亡率以及渔民的体力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鳗鲡种苗挑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鳗鲡是我国传统名贵鱼类,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市场价格高,是主要的养殖品种,由于复杂的生活史特征,鳗鲡人工大量繁殖技术至今尚未解决,养殖所需的苗种全依赖于野生资源的捕捞,从海里捕捞回来的鳗苗常常混杂在大量杂质中,如何将从海里捕捞来的鳗苗个体快速高效地转移至清水中一直是限制鳗鲡种苗存活率的问题。
鳗鲡种苗个体细长,身体直径一般不超过2mm,传统的手工取苗采用手抄网一尾一尾的挑选,当鳗鲡苗进入手抄网时由于挣扎很容易受伤,因此取苗过程中死亡率较高,同时取苗时都是在冬至季节左右的深夜,一尾一尾的人工取苗,渔民劳动强度大,因此如何将从海里捕捞来的鳗苗个体快速高效地转移至清水中一直也是减轻渔民体力劳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与传统的手工手抄网相比,既能提高鳗鲡苗的存活率,又减少了渔民的工作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包括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储存管,所述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桶对应连通管的位置处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为七目的长方形,所述第二收集桶的内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第二收集桶与连通管接口处的上方,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弱光灯,所述第一收集桶的外侧设有控制开关组,所述第一收集桶的侧面底端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贯穿且延伸至第一收集桶的内部并连接有气囊,所述充气管通过管道与外界气筒或者气泵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桶的顶端侧面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也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弱光灯和气泵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集桶的侧面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贯穿且延伸至第一收集桶的内部并连接有喷头,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水泵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有滤头,所述滤头设为多孔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和第一收集桶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转动连接有固定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的半径均设为四十厘米,所述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的高度设置为一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鳗鲡种苗挑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放置在鳗苗收集点对应的河岸平坦处,然后把控制开关组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
S2):将从河口收集到的混有水母等大量杂质的鳗鲡苗混合液倒入第一收集桶,倒入的高度约为五十厘米;在第二收集桶中倒入约十厘米高的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