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选铜尾渣中综合回收铜金的浮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4206.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芬;余江鸿;吴斌;周涛;黄国贤;徐飞飞;孙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铜尾渣中 综合 回收 浮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选铜尾渣中综合回收铜金的浮选方法,属于浮选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选铜尾渣磨细,然后加入浮选药剂包括石灰、硫化钠、TK309调整剂、丁基黄药、O‑异戊基‑N‑烯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甲基异丁基甲醇等浮选药剂进行调浆,然后依次进行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和精扫选作业,最终获得铜精矿。其中铜品位较常规浮选方法提高3~5%,铜回收率提高4~6%。伴生金含量达到计价品位(1g/t)以上,金回收率提高4~10%。本发明解决了堆存时间长、成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硫化矿物风化氧化和脉石矿物泥化严重、含易浮铁质矿物和钙镁类脉石的选铜尾渣的浮选难题,使铜精矿铜、金品位和回收率显著提高,减少了铜、金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选铜尾渣中综合回收铜金的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铜矿石中大多含有伴生金,我国伴生金储量占金总储量的38.49%,其中90%来自铜矿,10%来自铅锌矿。因此,通过选铜,除了可以回收金属铜,通常还可以回收伴生金。随着铜资源的不断开发,铜资源量日益减少,铜矿石品位逐渐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金属铜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自产铜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部分铜产量来源于进口铜精矿在国内的冶炼加工,对进口铜精矿依存度可达到50%以上。而我国在早年开发的铜矿山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一部分铜矿山中铜及伴生金损失于尾矿中,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面对铜资源短缺的现状,对具有经济价值的选铜尾渣进行再选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铜尾渣是铜矿石浮选后的弃渣,其成分复杂,长期堆存后会造成其中硫化矿物的风化氧化,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含易浮的铁质矿物和脉石矿物,且脉石泥化后,会造成选铜尾渣比较难选,常规浮选工艺获得的精矿铜品位和回收率较低。目前,利用常规浮选工艺从选铜尾渣中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10-15%,对于部分极难选的尾渣,铜精矿品位甚至低于10%,铜回收率在50-75%,金则富集到铜精矿中,选铜尾渣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铜、金品位高,回收率高的从选铜尾渣中综合回收铜金的浮选方法。
本发明从选铜尾渣中综合回收铜金的浮选方法,选铜尾渣中的铜矿物主要为硫化铜矿物和氧化铜矿物,浮选时以石灰为矿浆pH调整剂,硫化钠为氧化铜矿物的活化剂,TK309组合调整剂为易浮铁质矿物和钙镁类脉石抑制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选择性捕收能力较强的O-异戊基-N-烯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为捕收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为起泡剂;粗选时矿浆pH保持在7.8-9.0,精选时矿浆pH保持在pH9.7-10.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选铜尾渣磨细后加水调浆至质量百分浓度为25-30%,磨矿时添加石灰2-4.5Kg/t;
(2)在步骤(1)磨好的矿浆中添加硫化钠100-300 g/t、TK309组合调整剂1000-2000g/t,搅拌均匀后依次添加丁基黄药80-160g/t,O-异戊基-N-烯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5-20g/t,甲基异丁基甲醇5-20g/t,搅拌均匀后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
(3)在步骤(2)的粗选尾矿中添加丁基黄药20-50g/t,搅拌均匀,进行一次扫选,得到一次扫选中矿和一次扫选尾矿;
(4)在步骤(3)的一次扫选尾矿中添加丁基黄药10-30g/t,搅拌均匀,进行二次扫选,得到二次扫选中矿和二次扫选尾矿;
(5)在步骤(4)中的二次扫选尾矿中添加丁基黄药5-20g/t,搅拌均匀,进行三次扫选,得到三次扫选中矿和尾矿A;
(6)将步骤(2)中获得的粗选精矿加水调浆至质量百分浓度为20-25%,然后在矿浆中依次添加石灰300-800g/t,TK309组合调整剂100-600g/t,搅拌均匀,再添加丁基黄药10-50g/t,搅拌均匀后进行一次精选,得到一次精选精矿和一次精选中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