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络通道洞口处管节可充填囊袋式的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4982.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黄德中;宿文德;赵玉同;张衍;万敏;陈培新;熊胜;朱卫杰;翟一欣;朱雁飞;吴惠明;邱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囊 洞口处 管节 注浆管 封堵结构 联络通道 充填囊 主隧道 袋式 鼓起 注浆 粗糙表面 袋连接 堵漏 封堵 施工 埋设 填充 契合 外部 | ||
1.一种联络通道洞口处管节可充填囊袋式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设于洞口处管节上的注浆囊袋,所述注浆囊袋内部形成有注浆空间,且所述注浆囊袋具有弹性;以及
与所述注浆囊袋连接并埋设于所述洞口处管节内的注浆管,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注浆囊袋的注浆空间内注入浆液以使得所述注浆囊袋向所述洞口处管节的外部鼓起并封堵所述洞口处管节与主隧道间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囊袋通过粘结胶粘接于所述洞口处管节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处管节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注浆囊袋的位置设有一环形凹槽;
所述注浆囊袋有部分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并通过粘结胶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粘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囊袋呈圆环状,且其弧度适配于所述洞口处管节与主隧道间的缝隙的弧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上套设固定有一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埋设于所述洞口处管节内。
6.一种联络通道洞口处管节可充填囊袋式的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顶管法施工两主隧道间的联络通道时,提供带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结构的洞口处管节,并将所述洞口处管节拼装到位;
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注浆囊袋的注浆空间内注入浆液而使得所述注浆囊袋向洞口处管节的外部鼓起并封堵所述洞口处管节与主隧道间的缝隙;以及
施工所述洞口处管节与对应的主隧道间的连接接头,从而完成联络通道的施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注浆囊袋与对应的洞口处管节连接时,于所述注浆囊袋上涂覆粘结胶,并通过所述粘结胶将所述注浆囊袋粘接于所述洞口处管节的外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注浆囊袋与对应的洞口处管节连接时,于所述洞口处管节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注浆囊袋的位置处开设一环形凹槽;
将所述注浆囊袋部分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并通过粘结胶与所述环形凹槽粘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囊袋呈圆环状,且其弧度适配于所述洞口处管节与主隧道间的缝隙的弧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埋设所述注浆管时,于所述注浆管上套设固定有一止水环,并将所述止水环同所述注浆管一起埋设于所述洞口处管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9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