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5397.8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严文炳;张晨洁;刘涛;焦满岱;柴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陈醒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掏槽 炮眼 爆破 起爆 炮眼爆破 分段式 四边 爆破效果 区域中心 隧道掘进 掏槽方式 补偿孔 掏槽孔 中点处 自由面 掘进 夹制 孔口 装药 延迟 隧道 堵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掘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掏槽面上设置正方形掏槽区域,在正方形掏槽区域四边的中点处分别设置第一组炮眼,在正方形掏槽区域的四角上分别设置第二组炮眼,在正方形掏槽区域中心处设置补偿孔;在第一组炮眼和第二组炮眼孔底装药,对炮眼的孔口进行堵塞;第一组炮眼首先起爆,第二组炮眼延迟起爆。由于阶段掏槽方式掏槽孔的深度沿掘进方向深度不同,第一组炮眼爆破后为第二组炮眼爆破创造了自由面,增加了掏槽效果,降低了爆破底部的爆破夹制性,使得爆破底部的爆破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掘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掘进过程中,炮眼的布置方式十分关键,决定进路掘进爆破效果的优劣,传统炮眼的布置方式基本分为两类,直眼掏槽与斜眼掏槽,其中以直眼掏槽应用比较广泛;斜眼掏槽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将掏槽范围内的岩石抛出孔外,形成补偿空间,形成补偿空间所需要的炮眼数量少且炮眼利用率高,但同时炮眼倾角精度要求非常高,单次爆破进尺受到限制;直眼掏槽是将所有炮眼的深度凿到同一深度,所有炮眼底部平行,炮眼的的深度与掘进深度一致,炮眼利用率低,且炮眼容易产生爆破夹制,影响掏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隧道掏槽面上设置正方形掏槽区域,在正方形掏槽区域四边的中点处分别设置第一组炮眼,在正方形掏槽区域1的四角上分别设置第二组炮眼,在正方形掏槽区域1中心处设置补偿孔;
b、在第一组炮眼和第二组炮眼孔底装药,对炮眼的孔口进行堵塞;
c、第一组炮眼首先起爆,第二组炮眼延迟起爆。
优选的所述正方形掏槽区域的四边边长为500mm,第一组炮眼和第二组炮眼的直径为38mm,第一组炮眼的孔深为1.8m,第二组炮眼的孔深为3m,补偿孔的直径为90mm,补偿孔的孔深为3.2m;第一组炮眼的装药长度为1.2m,第二组炮眼的装药长度为1m,第一组炮眼和第二组炮眼的孔口堵塞长度为0.6m,第二组炮眼起爆延迟时间为50ms。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加了自由面
由于阶段掏槽方式掏槽孔的深度沿掘进方向深度不同,第一组炮眼爆破后为第二组炮眼爆破创造了自由面,增加了掏槽效果,降低了爆破底部的爆破夹制性,使得爆破底部的爆破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
2、增强了炮眼底部的抛掷效果
由于采用分段掏槽,第一组炮眼孔深为1.8m,第一组炮眼孔底岩石碎屑可轻松抛掷出炮孔,形成新的自由面,第二组炮眼在第一组炮眼爆破形成的自由面上进行爆破,解决了由于爆破夹制造成炮眼底部岩屑难以抛出的问题。
3、改善掏槽条件
隧道掘进中,爆破效果的好坏与空孔的数量和有着重要关系。在阶段掏槽方式中,在第一组掏槽孔爆破时,由于第二组掏槽孔前1.8m不装药,实际为第一组掏槽孔起爆增加了新的自由面与补偿空间,增加了第一组掏槽孔的掏槽效果,与传统直眼掏槽相比,阶段掏槽为装药炮孔创造了较多的自由面与补偿空间,极大地改善了掏槽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炮眼布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分段式掏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5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