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5787.5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泳;郑雪媚;林万华;黄炜乾;方文棋;吴阳开;刘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清远一生自然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K10/18;A23K50/30;A23K10/37;A23K10/30;A23K50/6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钟小敏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地顶孢霉培养物 斜面试管菌种 种子培养液 发酵 接种 有效成分含量 发酵培养基 膨化玉米粉 生产成本低 斜面培养基 麸皮 碳酸钙粉 摇瓶培养 发酵液 烘干 吸附 孢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将地顶孢霉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制得斜面试管菌种;再将斜面试管菌种进行摇瓶培养,然后移至种子罐中培养,得种子培养液;再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最后将发酵液经膨化玉米粉、麸皮、碳酸钙粉吸附烘干。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分离、培养和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顶孢霉培养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顶孢霉(Acremonium terricola)是一种虫草真菌,它多是寄生于虫草之中,能够合成多种药理活性物质,其菌丝体及培养物含有多类药理活性成分。目前分离鉴定的虫草真菌,大多在实验室条件下生长缓慢,培养周期长,而且其菌丝体中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物质的含量也较低。
专利CN1091150C中公开了地顶孢霉CGMCC0346及分离培养方法和发酵工艺方法,其所用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白砂糖,蚕蛹粉和酵母粉和水,而发酵得到的地顶孢霉培养物中虫草素等功能成分含量较少。
专利CN107475132A公开了一种地顶孢霉培养物及其应用,该发明通过发酵培养获得地顶孢霉发酵液,经超滤膜过滤、喷雾干燥获得地顶孢霉培养物。该发明还发现由该制备方法获得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具有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地顶孢霉培养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较高的搅拌速度,显著提高了地顶孢霉中虫草酸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地顶孢霉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于20-30℃培养4-9天,制得斜面试管菌种;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斜面试管菌种进行摇瓶培养,然后移至种子罐中进行种子培养,25-35℃,200-250rpm,培养20-50小时,得种子培养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种子培养液按接种量20-25%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过程中pH控制为5-7,培养温度控制在25-27℃,搅拌转速控制在200-250rpm,培养2-5天;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发酵液,经膨化玉米粉、麸皮、碳酸钙粉吸附,吸附混合成分湿样烘干至水分小于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包含马铃薯150-200g/L、葡萄糖15-25g/L、水1000ml和琼脂粉20g/L,pH6-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包含马铃薯150g/L、葡萄糖15g/L、水1000ml和琼脂粉20g/L,pH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包含马铃薯150g/L、葡萄糖25g/L、水1000ml和琼脂粉20g/L,pH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包含马铃薯200g/L、葡萄糖15g/L、水1000ml和琼脂粉20g/L,pH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包含马铃薯200g/L、葡萄糖25g/L、水1000ml和琼脂粉20g/L,pH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二中所述种子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包含蔗糖30-50g/L、蛋白胨5-10g/L、酵母粉5-10g/L、玉米淀粉10-25g/L、硫酸镁0.1-1g/L和磷酸二氢钾1-5g/L,pH5-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二中所述种子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包含蔗糖30g/L、蛋白胨5g/L、酵母粉5g/L、玉米淀粉10g/L、硫酸镁0.1g/L和磷酸二氢钾1g/L,pH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清远一生自然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清远一生自然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5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顶孢霉种子培养基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紫红曲霉菌株及其发酵工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