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6265.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云;胡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绿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6;A61P11/00;A61P11/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中药颗粒 白砂糖 急性支气管炎 葡萄糖 急性咽喉炎 金银花 扁桃体炎 感冒发热 有效缓解 蒲公英 穿心莲 刺梨叶 地丁草 千里光 蜂蜜 大枣 生姜 制备 食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其原料包括:蒲公英、金银花、穿心莲、地丁草、刺梨叶、千里光、生姜、大枣、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蜂蜜、白砂糖、食用葡萄糖。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颗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制成的中药系列产品,其功能、主治、性味、归经与传统中药饮片一致,作为新的饮片形式代替中药饮片供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使用。与传统中药汤剂“饮片入药,临用现煎”的用药方式相比,中药颗粒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而且使用时无需煎煮、携带方便、卫生安全、质量可控,并可随症加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蒲公英用药部位为全草,不便于贮藏,颗粒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药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制成的中药系列产品,其功能、主治、性味、归经与传统中药饮片一致,作为新的饮片形式代替中药饮片供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使用。与传统中药汤剂“饮片入药,临用现煎”的用药方式相比,中药颗粒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而且使用时无需煎煮、携带方便、卫生安全、质量可控,并可随症加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25-30份蒲公英、12-16份金银花、5-10份穿心莲、7-12份地丁草、6-10份刺梨叶、15-20份千里光、3-9份生姜、5-9份大枣、3-5份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蜂蜜、白砂糖、食用葡萄糖。
优选地,所述蜂蜜、白砂糖、食用葡萄糖的重量比为13-20:3-7:1-2。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所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蒲公英、金银花、穿心莲、地丁草、刺梨叶、千里光清洗干净,沥干,混合,加水煎煮数次,合并药液,浓缩,得中药清膏;
S2、将生姜打浆,加热保温,趁热过滤,得生姜提取液;将大枣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趁热过滤,得大枣提取液;将生姜提取液和大枣提取液混合,浓缩,得生姜大枣清膏;
S3、将中药清膏和生姜大枣清膏趁热混合,然后趁热过滤,喷雾干燥,造粒,得到中药颗粒。
优选地,S1中,将蒲公英、金银花、穿心莲、地丁草、刺梨叶、千里光清洗干净,沥干,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加5-8倍量的水,每次加热煮沸1-2h,合并药液,置于60-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得中药清膏。
优选地,S2中,将生姜打浆,加热至50-70℃保温20-40min,趁热过滤,得生姜提取液。
优选地,S2中,将大枣加入2-4倍量的蒸馏水,以50-100r/min的转速、在100-105℃的温度下搅拌加热15-30min,趁热过滤,得大枣提取液。
优选地,S2中,将生姜提取液和大枣提取液混合,在60-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得生姜大枣清膏。
优选地,S3中,所述趁热过滤用200-300目筛。
优选地,S3中,所述中药颗粒的粒度为20-4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绿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绿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6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