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坡植树并辅助水保工程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07093.5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9287225B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侯永侠;魏建兵;李玉双;陈红亮;宋雪英;王洪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大学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A01G13/02;A01G17/00;A01G23/04
代理公司: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代理人: 赵越
地址: 11004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树 辅助 工程 治理 土壤侵蚀 方法
【说明书】:

一种沟坡植树并辅助水保工程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涉及一种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首先侵蚀沟的选择,汇水范围内坡面有较为完善水保措施的侵蚀沟,如坡面水保林、鱼鳞坑、截流沟等拦水工程,沟内设置谷坊,以保证侵蚀沟直立沟坡不发生坍塌;其次播种或栽植时间的选择,在坡度为85‑90°的直立沟坡上打孔点位,播种后覆盖遮阳网,在立壁面支起高20‑40cm的遮阳网。灌木、乔木的苗期及生长期水肥管理同常规管理,在降水量少的情况下,可适当施加保水剂。本发明解决了水车难于上山地区侵蚀沟植物栽培对水的需求问题,在缺水地区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同时直立沟坡植树对于固土、防止沟坡塌陷有重要作用,也一定程度上降低雨水流速,减少对谷坊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沟坡植树并辅助水保工程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侵蚀沟主要是由于水力、风力、冻融侵蚀而形成。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对东北黑土区因水土流失尤其是沟蚀而形成的沟道进行全面调查得知,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道总数量为29.57万条,其中黑龙江省数量最多,为11.55万条,辽宁数量最少,为4.72万条,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的数量分别为7.00和6.30万条。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道总面积3648.42 km2,总长度19.55万km,平均沟壑密度为0.21 km/km2。侵蚀沟道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最直接、最明显的危害是破坏耕地,使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不利于机械耕作,甚至弃耕,导致农田面积日益减少,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显示,2005年东北黑土区有各类侵蚀沟25万条,吞没耕地达48.3 hm2,若按耕地年产玉米7500kg/ hm2计算,每年损失粮食高达36.23亿kg;另外侵蚀沟的发展不仅危害当地,还经常淤积河道、冲断道路、冲毁房屋,破坏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和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给下游地区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区域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侵蚀沟的发展加剧坡面侵蚀强度,使水土流失呈现纵向和横向都不断扩大的趋势,恶化了生态环境,加速水土流失。因此如何设计和建造不同的侵蚀沟治理模式是防止侵蚀沟道发展、防治水土流失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侵蚀沟的治理,沟头及沟坡的蓄水式防护工程,是在沟头、沟坡的前方挖截流沟、水平槽、鱼鳞坑等,在截流沟、水平槽、鱼鳞坑内栽植松树等乔木,在沟梗处栽植柠条等灌木。排水式防护工程,在雨水面积较大、汇水路线清晰条件下,通过建立浆砌石跌水、柳跌水来排水固淤。治理沟底的工程措施主要有谷坊、垡带等工程,固定沟床、稳定沟坡、抬高侵蚀基点、降低沟道比降。这些工程措施治理效果明显。而关于沟坡的治理,主要的工程措施是削坡,再进行绿植。但削坡工程改变了边坡的边界条件,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当土壤的黏聚力大,容易发生滑裂面始于坡面的破坏,土壤的黏聚力小,容易发生滑裂面始于坡顶的破坏。而如果采用喷凝土护坡、格框植生护坡、砌石挡土墙、框条式挡土墙等护坡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大,经济上很难支付众多侵蚀沟的治理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坡植树并辅助水保工程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该方法结合挖鱼鳞坑等截水措施以及谷坊等排水固淤措施,不进行削坡处理,而是直接在侵蚀沟的直立沟坡上进行绿植固坡,避免了对边坡稳定性的破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沟坡植树并辅助水保工程治理土壤侵蚀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首先在侵蚀沟形成的坡面上要挖鱼鳞坑、山坡截流沟拦水工程,在侵蚀沟内设置谷坊,以保证侵蚀沟直立沟坡不发生坍塌;

2)其次播种或栽植时间的选择,以6-8月份雨季,一场大雨后的2-3天内为佳,使墒情有保证,播种时不需要水或者不大量需水,另,直立沟坡在当年坍塌的概率降低,避免幼苗被水冲走;

3)播种的种子选择出苗时间短的当地抗逆植物,栽植的树种也选择当地抗旱、抗寒的树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