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腰椎后路内固定矫正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7618.5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厉锋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61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座 椎弓根螺钉 腰椎后路 螺钉 把持力 矫正器 内固定 长尾 单轴 矫正 固定器结构 横向连接棒 纵向连接棒 骨质疏松 固定设置 手术过程 手术治疗 腰椎疾病 椎体复位 上端 螺纹 脱出 短尾 受力 医疗器械 错位 畸形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腰椎后路内固定矫正器。包括带有螺纹的单轴椎弓根螺钉、固定设置在单轴椎弓根螺钉上端用于安装纵向连接棒的长尾钉座,长尾钉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横向连接棒的短尾钉座。这种矫正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螺钉的把持力高、受力不容易脱出,特别适合骨质疏松合并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利用螺钉较高的把持力将错位的椎体复位,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腰椎后路内固定矫正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脊柱骨折、退变、肿瘤、炎症各种形式的腰椎疾病,经常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治疗;现有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由椎弓根钉和安装在椎弓根钉上的连接棒构成,使用时两对椎弓根钉分别拧入两个不同的椎体内,两根连接棒纵向连接在两对椎弓根钉之间,起到连接和固定的作用。如中国专利2010205759082公开的《腰椎后路内固定装置》以及中国专利2012200237653公开的《一种腰椎后路动态固定装置》。这些固定装置都只有固定功能而没有矫正功能,另外由于椎弓根钉的受力方向都是平行于螺钉的轴线,当椎弓根部位因骨质疏松等原因造成螺钉的把持力降低,螺钉受到轴向力容易脱出,此时腰椎的后路内固定存在较高的失败率。
为使脊柱达到完美的复位或稳定的固定,椎弓根钉打进骨质以后的把持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若骨量较好,螺钉-骨界面摩擦力较大,把持力较强,内固定成功率越高;相反,若骨质疏松较重,螺钉-骨界面的把持力较弱,螺钉受力后容易脱落造成内固定易于失败。椎弓根钉在骨头中把持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骨量的多少即骨密度,二是螺钉的长度以及螺钉的表面摩擦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来临,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骨质疏松患者需接受脊柱螺钉内固定手术的难题是:螺钉难以满足骨质疏松脊柱手术的固定要求,螺钉松动率较高,经常需要翻修手术,患者痛苦大、医疗费用高。因此,如何增加该类患者的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已经成为困难脊柱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
中国专利2011102633876公开了《一种胸腰椎后路微创骨水泥脊柱内固定系统及应用》,该系统采用带有侧孔的空芯螺钉向固定点注入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达到提高螺钉把持力的目的。但是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缺陷:1、骨水泥缺乏生物活性:注入骨水泥后,在螺钉与骨界面之间形成骨水泥夹层;这层骨水泥缺乏生物活性,不能被吸收,最终可能出现骨水泥磨损碎屑,导致椎弓根钉松动;2、内固定取出困难:骨水泥与螺钉紧密结合,固化骨水泥很难取出。因此一旦发生内固定断裂,翻修手术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螺钉的把持力高的腰椎后路内固定矫正器,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利用螺钉较高的把持力将错位的腰椎复位,达到矫正骨骼的目的。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腰椎后路内固定矫正器包括带有螺纹的单轴椎弓根螺钉、固定设置在单轴椎弓根螺钉上端用于安装纵向连接棒的长尾钉座,所述长尾钉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横向连接棒的短尾钉座。
所述长尾钉座包括以单轴椎弓根螺钉的轴线对称设置的长尾左侧壁和长尾右侧壁,所述长尾左侧壁和长尾右侧壁的内侧面带有内螺纹;在长尾左侧壁和长尾右侧壁的上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左侧壁延长段和右侧壁延长段,所述左侧壁延长段和右侧壁延长段的内侧面带有内螺纹,左侧壁延长段和右侧壁延长段至少其中之一的外侧面上连接有用于连接横向连接棒的短尾钉座。
所述短尾钉座是内侧壁带有内螺纹的U形槽,该U形槽的轴线与长尾钉座垂直,U形槽内的内螺纹的轴线与单轴椎弓根螺钉的轴线平行;所述长尾钉座上安装有纵向连接棒,在长尾钉座的内螺纹上安装有长尾钉座顶丝;所述横向连接棒安装在短尾钉座上,短尾钉座的内螺纹上安装有短尾钉座顶丝。
左侧壁延长段和右侧壁延长段的上端带有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厉锋,未经厉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