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8017.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丽平;陈海廷;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04;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锂电池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制备活性材料层和制备陶瓷涂层,其中,制备活性材料层包括将活性浆料涂抹于集流体并烘干,以使集流体的表面具有活性材料层;制备陶瓷涂层包括将陶瓷浆料涂覆于集流体的活性材料层的一侧,并烘干;由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能显著减少在模切或激光切的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和粉尘,有助于提高模切设备或激光切具的使用寿命;该电极片还能有效降低两级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短路的可能性,以提高使用该电极片的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锂电池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动力之一,具有绿色环保、性能良好、综合性能优异等较大的市场优势,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以及续航里程要求更加迫切。
锂离子电池多极耳极片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目前方壳锂离子电池,几乎都采用了该结构的极片,但该极片需要模切或激光切割出多个极耳,在模切或激光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小的毛刺和粉尘,从而对电池的安全性能造成隐患。相关技术难以改善上述问题,且在后续的搬运和装配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次掉粉和毛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可以显著的减少在模切或激光切的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和粉尘,有助于提高模切设备或激光切具的使用寿命;由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还能有效降低两级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短路的可能性,以提高使用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的电池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极片,该电极片能显著减少在模切或激光切的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和粉尘,有助于提高模切设备或激光切具的使用寿命;该电极片还能有效降低两级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短路的可能性,以提高使用该电极片的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制备活性材料层和制备陶瓷涂层,其中,制备活性材料层包括将活性浆料涂抹于集流体并烘干,以使集流体的表面具有活性材料层;制备陶瓷涂层包括将陶瓷浆料涂覆于集流体的活性材料层的一侧,并烘干。
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电极片,其是由上述的锂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备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电池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电极片制备方法在集流体的活性材料层的一侧涂抹陶瓷涂层,以便集流体附近或者集流体的边缘过热时使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且当需要切割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时,可以在集流体的陶瓷涂层处进行模切或激光切,以减少铝屑、毛刺及活性物质粉尘的产生,还能以此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由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片的集流体上的陶瓷涂层能够作为绝缘层,给电极片增加一层屏障,能防止毛刺刺破隔膜后与另一电极极片直接接触,降低短路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电极片能利用涂覆于集流体的陶瓷涂层使集流体附近或集流体边缘的热量被分散的更加均匀,且集流体上涂覆的陶瓷涂层有利于在模切或激光切时减少铝屑、毛刺及活性物质粉尘的产生,还能有助于模具寿命的延长;该电极片的陶瓷涂层能够作为绝缘层,给电极片增加一层屏障,能防止毛刺刺破隔膜后与另一电极极片直接接触,降低短路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