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8031.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马晓燕;宋彪;葛忠磊;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有散热腔的散热结构;所述壳体本体中设置有通孔;所述散热结构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侧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且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腔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通孔连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降低可穿戴设备内部器件的复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由于具有视频通话、摄像、浏览、查询、娱乐、显示时间等功能,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可穿戴设备在用户使用时需要穿戴在用户身上。在可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可穿戴设备的壳体与用户接触的位置上,会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目前为了降低接触位置的温度,通常在可穿戴设备中设置大量的铜箔、导热硅胶、石墨片、导热管等内部器件,利用这些内部器件将热量导出。这些内部器件的存在会导致可穿戴设备内部器件的复杂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主要目的在于可以降低可穿戴设备内部器件的复杂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本体以及设置有散热腔的散热结构;
所述壳体本体中设置有通孔;
所述散热结构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侧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且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腔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通孔连通。
可选的,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散热结构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散热结构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件;
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或,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设置在所述通孔的边缘处;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接件卡接。
可选的,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散热结构的数量为多个;
每一个所述散热结构分别在所述壳体 本体的外表面侧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且每一个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腔分别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至少一个通孔连通。
可选的,
所述散热结构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
每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佩带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或,每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佩带面所在的平面平行;其中,所述佩带面为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中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可选的,
所述壳体本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孔;
所述第二通风孔不位于所述壳体本体中的佩带面上,其中,所述佩带面为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中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可选的,
所述散热结构中设置至少一对排风孔;
所述散热结构中位于所述散热腔内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凹槽;
每一个所述散热凹槽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排风孔连通。
可选的,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芳香片材;
所述芳香片材放置在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腔内。
可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铆合结构的散热器及其铆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