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喷射冲洗生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8221.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首创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喷射 冲洗 生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喷射冲洗生化装置,包括内筒、外套和旋转驱动机构,内筒外壁设有若干通孔、且连接有水泵,内筒顶部设有设有盖体,盖体底部设有轴承,外套设有与通孔对应设置的出口,出口一侧设有喷射管,喷射管设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端部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混合腔体,且内部设有锥形管,外套内壁上设有位于通孔两侧的第一密封板,且外部设有护罩,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有旋转电机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本发明可置于池水下,利用水泵将水送入内筒,使齿轮驱动的旋转外套,可360°旋转并以负压引入的空气,以混合水气喷射,进行强力冲洗沉淀、生化曝气供氧,引入设备的成本低、效率高、服务面积广、无死角,可完全替代进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喷射冲洗生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雨水、污水等流体的蓄池、处理池中,滋生的微生物易使池体发臭,特别是炎热夏天更为明显,还会影响水质导致难以排水和利用,因此采用生化处理,通过人工曝气供氧并利用微生物分解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从而净化雨水、污水,以达到利用和排放标准。现有技术中通过水-空气喷枪或水气组合管路增压连接在曝气区域中冲击以增氧和对沉淀冲击,不仅结构散乱复杂且一般需要多角度的喷枪联用,设备成本较高,检修困难,且服务面积有限,容易存在死角,甚至额外的水流导致处理成本增加,可旋转喷射角度的冲洗装置普遍依赖于进口,不仅引进成本较高,且旋转角度最多仅能达到260°,同样存在需多组设备的成本和死角问题,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力喷射冲洗生化装置,可置于池水下,利用水泵将水送入内筒,使齿轮驱动的旋转外套,可360°旋转并以负压引入的空气,以混合水气喷射,进行强力冲洗沉淀、生化曝气供氧,引入设备的成本低、效率高、服务面积广、无死角,可完全替代进口。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水力喷射冲洗生化装置,包括内筒、外套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内筒外壁设有若干通孔、且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为潜水泵,所述内筒顶部设有设有盖体,所述外套位于内筒外部,且设有与通孔对应设置的出口,所述出口一侧设有喷射管,所述喷射管设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端部与第二管体之间设有混合腔体,且内部与出口之间设有锥形管,所述第一管体顶部进气管,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同轴设置,且端部设有喷射口;
所述混合腔体包括连通的柱形腔体和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位于柱形腔体与进气管之间,所述第一管体顶部设有垂直于第一管体的支管,所述进气管与支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管体呈锥形结构;
所述内筒和外套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外套和护罩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上;
所述外套内壁上设有位于通孔两侧的第一密封板,且外部设有护罩,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护罩内部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盖体和护罩之间设有电机座,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与外套同轴固定相连;
所述盖体底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与从动齿轮内壁间隙配合,且与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球链,所述外套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与内筒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板与内筒之间设有若干第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首创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首创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