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8982.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韦运谢;张贺;蒲金基;刘晓妹;杨石有;张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25/10;B01J13/1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乳酸 丙环唑 三唑酮 微球 磁力搅拌 高速分散 制备 生物可降解材料 溶剂挥发法制 优化制备工艺 单因素考察 工艺条件 缓释微球 实验因子 制备工艺 质量分数 乳化剂 体积比 质量比 配药 壁材 乳化 芯壁 芯材 正交 油水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三唑酮·丙环唑复配药作为芯材,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壁材,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缓释微球。通过单因素考察各个实验因子对微球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筛选出微球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芯壁材质量比1:3、乳化剂质量分数1.50%、油水相体积比1:20、聚乳酸浓度120mg/mL、高速分散时间0.6min、高速分散速度4000rpm、磁力搅拌时间3h、磁力搅拌速度600rp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剂型是指将农药的有效成分加工成适用于施药环境的形态,使之可以发挥最佳的生物效能,并最大幅度的降低对施药者、农作物及换技能的危害。目前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和颗粒剂等,这些剂型在病虫害方面防治效果较好,但是由于一些存在于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使得农药利用率较低,并危害人畜健康及环境。
近些年,社会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视,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剂型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农药研发企业借鉴医学领域的剂型开发新型农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改善了传统农药的一些缺点。
三唑酮和丙环唑均属于三唑类药剂。通过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原菌的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菌、防病和治病的功效。前期研究发现将两种农药复配,可以增大效能和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关于三唑酮·丙环唑复配制备的缓释微球并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将三唑酮、丙环唑和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中作为油相,待完全溶解后,倒入作为水相的阿拉伯胶-明胶水溶液中,进行分散乳化,制得初乳液;然后将所述初乳液持续搅拌,即得三唑酮·丙环唑聚乳酸微球。
其中,所述三唑酮和丙环唑的质量比可为4:6-6:4;
所述三唑酮和丙环唑的质量之和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可为1:2-1:3;
所述分散乳化的分散速度可为3500rpm/min-4000rpm/min;
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可为1:15-1:20;
所述阿拉伯胶-明胶水溶液中阿拉伯胶和明胶的质量比可为1:1-2:1;
所述阿拉伯胶-明胶水溶液中阿拉伯胶-明胶的质量浓度可为1.5%-1.75%;
所述油相中聚乳酸浓度可为120mg/mL。
进一步的,以微球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时,最佳的参数选择为:
所述三唑酮和丙环唑的质量比为4:6;
所述三唑酮和丙环唑的质量之和与所述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3;
所述分散乳化的分散速度为4000rpm/min;
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20;
所述阿拉伯胶-明胶水溶液中阿拉伯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1;
所述阿拉伯胶-明胶水溶液中阿拉伯胶-明胶的质量浓度为1.5%;
所述油相中聚乳酸浓度为120mg/mL。
进一步的,当以微球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时,最佳的参数选择为:
所述三唑酮和丙环唑的质量比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