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烟气消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9252.5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葛铭;戴维葆;陈国庆;孙俊威;蔡培;王秀军;葛荣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8;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箱 空气加热系统 烟气冷却系统 脱硫塔 鼓风机 送入 饱和烟气 高温空气 脱硫烟气 除尘器 净烟气 冷凝器 风机 液滴 石膏 烟囱 饱和 空气预热器 烟道换热器 析出 锅炉烟气 尾部烟道 不饱和 换热器 空预器 水蒸汽 水滴 白烟 换热 排出 脱硫 烟气 加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烟气消白系统,包括空气加热系统和烟气冷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包括鼓风机、烟道换热器和混合箱,烟气冷却系统包括除尘器、提升风机、脱硫塔、冷凝器、混合箱和烟囱。空气加热系统中,空气经鼓风机送入空气预热器尾部烟道换热器换热,加热成高温空气,然后通入混合箱。烟气冷却系统中,锅炉烟气从空预器出来,经过除尘器、提升风机送入脱硫塔脱硫,脱硫塔排出的湿饱和烟气中含有水蒸汽和石膏液滴。湿饱和烟气经过冷凝器降温,析出水滴和石膏液滴,同时变成更低温度下的湿饱和净烟气。湿饱和净烟气通入混合箱与通入混合箱的高温空气混合均匀,温度上升,变成不饱和干烟气,送入烟囱,排入大气中,从而避免了白烟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烟气消白系统,用于大型电站锅炉尾部烟气的处理,属于锅炉尾部烟气排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普遍采用湿法脱硫对锅炉尾部烟气进行除硫,但脱硫后的烟气温度较低,一般只有40oC-50oC,烟气水分浓度在5%-15%范围,且烟气中含有石膏液滴。湿饱和烟气若直接通过烟囱排放,与冷空气混合,烟气中的水汽会冷凝,形成白烟,造成视觉上的污染。
目前对于烟气的消白,普遍的技术路线是先对脱硫烟气进行冷凝将烟气温度降低到20oC-25oC左右,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汽含量。然后再对冷凝后的烟气加热到70oC-80oC左右,防止烟气从烟囱排出后冷凝。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加热过的空气与冷凝后的烟气相互混合的消白系统,减少了换热装置,同时实现了加热烟气的目的。该消白系统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减小了能源的消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硫烟气消白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采用湿法脱硫,该系统还包括空气预热器、除尘器、提升风机、冷凝器、混合箱和鼓风机,所述空气预热器尾部设有烟道换热器;
所述烟道换热器、除尘器、提升风机、脱硫塔和冷凝器依次连接,冷凝器烟气出口与混合箱连接;
所述烟道换热器内设有空气换热管,鼓风机出气口与空气换热管进气端连接,空气换热管出气端与混合箱连接;鼓风机向空气换热管内吹入冷空气,锅炉尾部烟气在烟道换热器内与空气换热管内冷空气换热,然后排出烟道换热器;
所述冷凝器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底部设有排污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烟气冷却系统和空气加热系统,烟气冷却系统中锅炉尾部烟气从空气预热器尾部的烟道换热器排出,经过除尘器、提升风机送入脱硫塔中脱硫,经过湿法脱硫后,烟气中含有水蒸汽和石膏液滴,成为湿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通入冷凝器后,通过水冷换热管中的减温水降温,烟气温度降低,水蒸汽液滴和石膏液滴从烟气中冷凝下来,喷淋装置可定期清洁水冷换热管上冷凝的污垢,并从底部排污口排出,保证冷凝效果。经过冷凝器的烟气为不饱和蒸汽,其中的水蒸汽含量大大降低。
空气加热系统中,空气经鼓风机送入烟道换热器中的空气换热管内换热,加热成高温空气,同时,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
烟气冷却系统和空气加热系统形成的不饱和湿蒸汽和高温空气在混合箱中充分混合均匀,变成高温的不饱和湿蒸汽,并排入烟囱,此时由于烟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少,烟气温度高,在烟气扩散过程中,水蒸汽不会凝结成液滴,避免了白烟的产生。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烟道换热器中的空气换热管为鳍片管,可加强换热效果同时又可以减缓换热管的磨损。
所述冷凝器内设有水冷换热管,所述水冷换热管为鳍片管,加强换热效果。
所述水冷换热管内水流方向与冷凝器内烟气流动方向相反,提高水与烟气的温差,加强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