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疲劳螺栓合金材料及螺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9668.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龚少梅;马世杰;李昭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铄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1D9/00;C21D1/30;C21D1/773;C21D1/18;C21D6/04;C23C22/5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合金材料 抗疲劳 化学元素 制造 质量百分比 | ||
1.一种高强度抗疲劳螺栓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C≤0.05%,Mn≤0.10%,Si≤0.10%,P≤0.010%,S≤0.008%,Cr 12.25%~13.25%,Ni7.5%~8.5%,Mo 2.00%~2.50%,AI 0.90%~1.35%,N≤0.010%,余量为Fe。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机械加工,采用机械加工将棒材按需要的长度切断,然后采用磨削方式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和精度;
(2)热镦,将螺栓头部镦制成型;热镦完成后,去除油污,并通过压缩空气将磨料强力冲击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3)机械加工,采用车削方式加工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倒角,采用磨削方式加工螺栓杆部;
(4)将步骤(3)制得的螺栓进行固溶热处理;
(5)对步骤(4)固溶热处理的螺栓进行冷处理;
(6)对螺栓进行时效热处理;
(7)机械加工,采用磨削或车削方式加工螺栓光杆,得到螺纹滚制前的螺栓光杆直径;
(7+)热处理,所述步骤(7)中采用磨削加工的螺栓,在加工完成8小时内,进行去应力退火;
(8)机械加工,将螺栓加热至适当温度,在该温度下滚压加工螺纹;
(9)冷挤压螺栓头下圆角;
(10)表面钝化处理,在螺栓表面产生致密钝化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镦的加热温度850~900℃,加热时间7~10秒,采用80或100吨设备,将螺栓头部镦制一次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真空淬火炉进行固溶热处理,所述真空淬火炉为真空气淬炉气淬或真空油淬炉,
s1、采用真空气淬炉,将螺栓加热至920℃~940℃,保温55分钟~65分钟,在炉中冷至低于或等于170℃时,将螺栓取出炉,在2小时内放入冰冷处理机中冷却;
s2、采用真空油淬炉,将螺栓加热至920℃~940℃,保温55分钟~65分钟,在油中冷却20~30分钟后,将螺栓取出炉,完成后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将螺栓表面油污清洗干净,在2小时内放入冰冷处理机中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固溶热处理完成的螺栓进行冷处理,将固溶热处理完成的螺栓在出炉2小时内,放入温度为-70℃~ -75℃的冰冷处理机内,保温120~1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采用真空炉对螺栓进行时效热处理,将螺栓加热至504℃~516℃,保温240分钟~265分钟,然后在炉中冷至低于或等于170℃时,将螺栓取出炉,在空气中继续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对步骤(7)中磨削加工的螺栓进行去应力退火,采用真空退火炉,将螺栓加热至450℃~550℃,保温12小时~13小时,将螺栓取出炉,在空气中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将螺栓加热至450℃~550℃,并且在100s内完成滚压加工螺栓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抗疲劳螺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对螺栓表面钝化处理,在室温下,将已进行完预处理的螺栓放入硝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60分钟;然后放入碳酸钠溶液中,浸泡不超过1分钟,制得高强度抗疲劳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铄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铄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6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