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9671.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吴维栋;林妙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云娇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制品 中卡博替尼 药物 残留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样品提取;样品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检测;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所获得卡博替尼的峰面积代入下式进行计算,以获得待测液中卡博替尼的测定值;本发明填补了我国在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定量检测技术上的空白,且具有易于操作及检测准确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肉制品因其需求量大、营养丰富及易于消化等特点而受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欢迎。然而,由于其水分含量高、必需营养物质丰富,为各种腐败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基质,导致肉制品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单增李斯特菌在4℃仍可生长,主要通过肉乳及其制品引起人的感染发病,成为仅次于Salmonella感染引起的第二号致命的食源性感染疾病。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生肉、熟肉、水产品等中均受到单增李斯特菌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抗生素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针对李斯特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多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甲嗯唑等胞外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杀菌并且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菌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及清除等问题使得个体感染LM后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c-Met抑制剂卡博替尼可特异性阻断LM进入细胞,对动物体内李斯特菌体(LM)感染具有高效阻断作用,将作为新型抗胞内感染药物推广上市。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中文化学名称为N-[4-[(6,7-二甲氧基-4-喹啉基)氧基]苯基]-N’-(4-氟苯基)-l,1-环丙烷二甲酰胺,英文化学名称为N-[4-[(6,7-dimethoxy-4-quinolinyl)oxy]phenyl]-N’-(4-fluorophenyl)-l,1-cyclopr opane-dicarboxamide,是一种口服的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2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细胞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卡博替尼能够异常调节Me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经临床研究证明卡博替尼能够治疗甲状腺髓样癌和前列腺癌,并且具有安全剂量范围。卡博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其副作用较为明显,发生胃肠道穿孔和瘘管形成的概率为3%和1%,有3%的概率出现严重咳血或胃肠道出血,有时会导致生命危险,另外有大于25%的几率会出现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口腔炎、皮肤损伤等。
一旦该类药物大批量上市用于治疗动物体内李斯特菌体感染,在动物基体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药物残留。众所周知,靶向药的最大缺点就是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随之而来,阻碍了靶向药的继续使用。而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含有靶向药物残留的肉制品,除了会伴随一定的毒副作用外,体内一旦产生耐药,将严重影响患癌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和制定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未见卡博替尼检测的相关专利或文献报道。此外,经由ISO,ASTM,GB,SN等标准查新未见相关标准报道。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准确、快速的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肉制品中卡博替尼药物残留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制备:取代表性样品,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充分混匀,获得制备样,然后装入洁净容器密封,-18℃以下冷冻保存,备用;
(2)样品提取:从制备样中称取2g样品,精确至0.01g,加入15mL乙酸乙酯,旋涡混匀2min,然后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残渣继续用15mL乙酸乙酯重复提取,合并提取液,40℃水浴旋转蒸发至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未经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