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荧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9990.X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仉华;刘俊维;牛慧玉;王亚甫;冯北斗;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241/38;C07C271/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晓琴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荧光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类荧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荧光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染料分子和含磷无机盐复合而得,其中所述的有机染料分子具有通式Ⅰ的结构。该类含氮类有机萘杂环衍生物与含磷类无机盐的荧光复合材料在活细胞内可对细胞核中的DNA进行识别检测。这类材料具有一定水平的水溶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光毒性、光漂白性以及合适的生物毒性。其光谱范围与生物样品的光谱范围有足够大的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例用于检测细胞核内DNA的有机染料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尤其是有机染料分子与含磷类无机盐的荧光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亚细胞器发生变化积累的结果。科技领域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健康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微观,甚至微观到氨基酸、碱基这样的细微物质上。越来越多的人类疾病被证实和基因层面的突变有关。许多疾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引起,但并不是每一个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疾病。基因的突变也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DNA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其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DNA是一类双螺旋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及胸腺嘧啶。DNA参与繁殖过程中基因的遗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复制到下一代完成基因的遗传。研究表明,人体中有上万个基因,健康的人体中也有许多变异的基因,虽然这些基因发生了变异,却不会导致疾病。但有的基因变异就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基因突变都与疾病相关。据报道,DNA的损伤会导致一些常见病的发生,如肺癌,乳腺癌等。因此通过对DNA损伤早期诊断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NA检测一直在病原分析、遗传疾病诊断和法医检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如基于捕获DNA与靶向DNA杂交的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灵敏和快速地检测DNA,而不需要靶扩增;基于荧光法,比色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电化学,反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等。这些方法虽然对常规检测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高效率,但价格昂贵,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操作。除此之外,一些方法不能实现对生物体以及细胞的实时动态监测。因此,开发一例能够靶向到细胞器并实现对DNA检测的工具及方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荧光染料结合不断发展的显微成像技术为消除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重要显微监测工具,以荧光染料作为核心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为DNA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视化工具。近些年,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受到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科研工作者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探索。有机荧光复合材料是将有机荧光染料与其它无机材料相结合制备的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双重的作用,不仅具备了纳米级材料的优异性能,而且同时拥有了有机荧光染料自身的荧光特性。因此,低/无毒性、高膜通透性、高选择性识别及生物成像的有机与无机复合材料是生物类材料一个新颖的发展方向,且其设计合成并制备仍是一个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首先提供一类荧光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含氮有机萘杂环衍生物与含磷无机盐的复合物,所述的荧光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染料分子和含磷无机盐(M)复合而得,其中所述的有机染料分子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通式Ⅰ中:
所述的K选自K1,K2和K3,其中虚线键表示不饱和双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