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0226.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盛蕊;钱思名;熊祎;马灵玲;陈雅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12;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发车 时刻表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设计方法,包括五大步骤:(一).将现代有轨电车一天的运营时间划分为K个运营时段,构建设计列车发车时刻表所需的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线路参数数据,b.设定目标函数参数数据,c.设定算法参数数据,(二).构建设计列车发车时刻表所需的目标函数,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总目标函数,b.构建客流到达函数,c.基于上述函数求得第k个运营时间段的目标函数,d.基于上述函数求得全天K个运营时段的总目标函数,e.构建约束条件,(三).构建设计发车时刻表所需的算法模块,(四).计算不同运营时段有轨电车的调度运营数据,(五).生成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本发明可以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设计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方式,正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已有1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多达20条,运营总里程超220公里,在规划建设规模超过640公里,在建规模约450公里。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现代有轨电车将快速发展,随着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建设项目的不断实施,关于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及调度指挥方面的问题已变得日益突出,如有些新区车辆载客率普遍不高,降低了系统整体的运营效率,而有些地区车辆班次较少,发车间隔较大,乘客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对居民的出行产生负面影响。列车发车时刻表作为现代有轨电车运营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有轨电车的高效快速运营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如运行调整问题、大小交路问题、共线运营等较复杂的运行组织方式,现有的列车发车时刻表的编制方法参照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编制方法。现代有轨电车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又有其特殊性:一,现代有轨电车在道路上享有混合路权或半独立路权,与地面的其他交通方式存在平面交叉,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受交叉口影响产生延误,而由于运行与调度系统是非整合的,延误不能及时反馈到调度系统,调度系统依照原有计划调度车辆,进而会产生运行网络上各个站点到达率不平衡、正点率低的问题;二,到站客流具有随机性,停站时间受其影响较大,固定的调度控制策略难以满足不同时段的客流需求,降低了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影响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服务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客流需求随机的条件下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构建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现代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达成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的到达率平衡、正点率高、乘客等待时间合理的目标,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轨电车发车时刻表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程序支持,包括以下五大步骤:
(一).将现代有轨电车一天的运营时间划分为K个运营时段,构建设计列车发车时刻表所需的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线路参数数据,获取相关联的有轨电车线路参数,其包括有轨电车线路长度L,有轨电车车站数N,有轨电车平均运行速度V,有轨电车最小满载率ρmin,有轨电车最大满载率ρmax,车队可调配有轨电车数量dko,有轨电车核载人数Ca;
b.设定目标函数参数数据,其包括乘客时间价值系数μ(μ∈[0,10]),运营时间价值系数η(η∈[10,100]),乘客成本权重α(α∈[0,0.4]),运营成本权重β(β∈[0.6,1]);
c.设定算法参数数据,其包括交叉概率Pc=0.9,变异概率Pm=0.0004,种群规模M=200,迭代次数S=600,初始温度T0=6000,
(二).构建设计列车发车时刻表所需的目标函数,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0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