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1187.X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方舒;李丽娟;刘锋;卢世林;方浩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6 | 分类号: | E04C3/26;E04C5/1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梁板 下梁板 定位槽 定位齿 装配式混凝土 预应力锚具 预制混凝土梁 竖向预应力 错位配合 混凝土梁 快速施工 组合体系 粘结剂 板搭 齿槽 底面 顶面 抗剪 梁板 竖向 支模 混凝土 施加 配合 | ||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包括上梁板和下梁板,所述上梁板底面设有至少一对相邻的定位齿和定位槽,所述下梁板顶面设有至少一对相邻的定位齿和定位槽,所述上梁板和下梁板通过定位齿和定位槽相错位配合定位,且上梁板和下梁板的接触面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所述上梁板和下梁板对应地开有若干竖向的预应力孔,预应力孔上设有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用于施加竖向预应力而将上梁板和下梁板固定。本发明无需再浇混凝土,也无需支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速度,降低工人成本,实现梁板的快速施工;而且预制混凝土梁板搭接界面采用齿槽相配合,在满足界面抗剪作用的同时,可大大提升组合体系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prefabr 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形式种类繁多,目前并没有统一。按施工方法分,可归纳为干连接和湿连接两大类。干连接为连接时不浇筑混凝土,而是在构件内设置钢板或钢部件,通过现场螺栓或焊接达到连接的目的。湿连接为通过浇筑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将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与相邻的构件进行锚固。湿连接的凝土预制构件相对于干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受力均匀、安全性能高隐患少的特点,但是目前湿连接方法多为通过浇筑混凝土等材料,而混凝土成型过程较为麻烦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且施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现场快速拼装现场无需再浇混凝土,也无需支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速度,降低工人成本,实现梁板的快速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包括上梁板和下梁板,所述上梁板底面设有至少一对相邻的定位齿和定位槽,所述下梁板顶面设有至少一对相邻的定位齿和定位槽,所述上梁板和下梁板通过定位齿和定位槽相错位配合定位,且上梁板和下梁板的接触面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所述上梁板和下梁板对应地开有若干竖向的预应力孔,预应力孔上设有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用于施加竖向预应力而将上梁板和下梁板固定。
由上可知,本发明利用上梁板和下梁板通过定位齿和定位槽相错位配合定位,并采用粘结剂将上梁板和下梁板的接触面粘合固定,最后使用预应力锚具施加竖向预应力而将上梁板和下梁板固定,整个过程无需再浇混凝土,也无需支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装速度,降低工人成本,实现梁板的快速施工;而且预制混凝土梁板搭接界面采用齿槽相配合,在满足界面抗剪作用的同时,可大大提升组合体系的整体性能;本发明上梁板和下梁板的接触面采用粘结剂固定连接,平整度要求较低,可保证受力传递均匀,施工更为便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截面或箱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齿和定位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截面或方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梁板顶面在预应力孔处设有上沉孔,所述下梁板底面在预应力孔处设有下沉孔,在预应力锚具固定在预应力孔后,通过上沉孔和下沉孔向预应力锚具灌注水泥浆体进行封锚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1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