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纤维滤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1340.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刘侠;宋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勇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料 改性杨木 三口烧瓶 制备 纤维滤芯 纤维 木纤维 滤芯 坯料 种木 水溶性碳二亚胺 预处理 胶粘剂混合物 空气净化材料 过滤效果 力学性能 碳纤维 质量比 抽滤 喷胶 注模 固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纤维滤芯的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材料技术领域。将改性杨木纤维与预处理碳纤维按质量比3:1~6: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改性杨木纤维质量10~20倍的水和改性杨木纤维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调节pH三口烧瓶内物料的pH至8~10,于温度为60~8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3h后,抽滤,得混合料坯料,将混合料坯料于温度为50~80℃的条件下干燥2~3h后,得混合料,用混合料质量0.2~1.8倍的胶粘剂混合物对混合料进行喷胶处理,并注模,于温度为180~200℃的固化30~40min后,得木纤维滤芯。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木纤维滤芯具有优异的过滤效果和力学性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纤维滤芯的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滤芯是分离液体或者气体中固体颗粒,或者使不同的物质成分充分接触,加快反应时间,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空气的洁净,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芯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流物通过滤芯流出。液体滤芯使液体(包括油、水等)使受到污染的液体被洁净到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状态,也就是使液体达到一定的洁净度。
空气滤芯又叫空气滤筒、空气滤清器、风格等。主要用于工程机车、汽车、农用机车、实验室、无菌操作室及各种精密操作室中的空气过滤。PP滤芯也叫做PP熔喷滤芯,熔喷过滤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热熔缠结制成,纤维在空间随机形成三维微孔结构,维孔孔径沿滤液流向呈梯度分布,集表面、深层、精精过滤于一体,可截留不同粒径的杂质。滤芯精度范围0.5-100μm,其通量是同等精度峰房滤芯的1.5倍以上,可配置不同型号的端盖接头,满足各种工程安装的需要。线绕滤芯由具有良好过滤性能的纺织纤维纱线精密缠绕在多孔骨架上精制而成的。其纱线材料有丙纶纤维、晴纶纤维、脱脂棉纤维等。缠绕时通过控制纱线的缠绕松紧度和稀密度,可以制成不同精度的过滤芯,能有效去除各种液体的悬浮物、颗粒杂质等,对各种液体有较高的净化效果。折叠式微孔滤芯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热喷纤维膜,尼龙(Nylonb)聚四氟乙烯(PTEE)微孔滤膜等为过滤介质制作成的精密过滤器件,具有体积小,过滤面积大,精度高等优点。过滤精度范围可从0.1μm至60μm。滤芯端盖密封及整体结构连接均采用热熔粘接。滤芯接头为国际通用的三种型式:222接头、226接头、平口。
而传统的纤维滤芯还存在过滤效果和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传统纤维滤芯的过滤效果和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的缺点,以求探索研制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纤维滤芯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纤维滤芯的过滤效果和力学性能无法进一步提升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木纤维滤芯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纤维滤芯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水与正硅酸乙酯按质量比10:2~10:3混合,并加入水质量0.3~0.5倍的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后,得正硅酸乙酯混合物,将正硅酸乙酯混合物与盐酸按质量比10:1~10:2混合,搅拌反应后,得二氧化硅溶胶;
(2)将预处理杨木纤维与二氧化硅溶胶按质量比1:3~1:4混合,真空保压处理后,静置养护,过滤,洗涤,干燥,得预改性杨木纤维;
(3)将预改性杨木纤维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20~1:30混合,超声分散,得预改性杨木纤维分散液,将预改性杨木纤维分散液与聚丙烯酸混合物按质量比5:1~6:1混合,超声分散后,加入预改性杨木纤维分散液质量0.05~0.08倍的4-二甲氨基吡啶和预改性杨木纤维分散液质量0.08~0.10倍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搅拌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改性杨木纤维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未经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1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