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和水体内源污染削减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1905.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毅;潘宏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削减 体内 污染 氨氮 去除 离子交换能力 微生物附着 污染和破坏 有机污染物 材料组装 改性沸石 改性陶粒 快速繁殖 生物填料 水体藻类 吸附能力 原有性能 总磷去除 生物膜 沸石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在本发明中,改性沸石在保留沸石原有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特别对于有机污染物和磷的去除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改性陶粒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COD、氨氮。生物填料能够作为载体,促使水体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并快速繁殖,形成生物膜,使其有很强可持续削减作用,但对水体藻类无明显抑制作用,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组装得到的水体内源污染削减带对待处理水体进行处理后,水体中的氨氮、COD、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5%、87%、9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和水体内源污染削减带。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湖泊、水库等天然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有关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研究近来备受社会各界重视。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过量N、P进入水体,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质恶化、浮游藻类疯长、水体浑浊等问题。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关键在于将过量的N、P从污染水体中移出,恢复水体生态和微生态的平衡。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清淤法和化学法。但是,很多情况下清淤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底泥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清淤还存在对水体二次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以及清淤的底泥的无害化处理问题等。化学法通常需要使用化学试剂,通常会对水体造成损害,有时往往水体是清了,但水体的生态系统也被破坏了。因此,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削减水体内源污染的方法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和水体内源污染削减带,本发明提供的水体内源污染削减带对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效果好、且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友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内源污染削减材料,按体积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改性沸石10~30%,所述改性沸石是采用氯化钠对沸石进行改性得到;
生物填料30~50%;
改性陶粒30~40%,所述改性陶粒是采用氯化亚铁对陶粒进行改性得到。
优选地,所述改性沸石的粒度为5~18mm;所述生物填料的规格为5~10mm;所述改性陶粒的粒度为5~10mm。
优选地,所述改性沸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沸石浸泡于氯化钠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沸石前驱体;
将所述改性沸石前驱体依次进行洗涤、煮沸处理、筛分和干燥,得到改性沸石。
优选地,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10%。
优选地,所述改性处理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12~20h。
优选地,所述改性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陶粒浸泡于硫酸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陶粒;
将所述预处理陶粒与氯化亚铁溶液混合,向所得混合物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陶粒前驱体;
将所述改性陶粒前驱体依次进行洗涤、筛分和干燥,得到改性陶粒。
优选地,所述氯化亚铁溶液为饱和氯化亚铁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地,所述改性处理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12~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1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