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1970.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贤;蔡一凡;王如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7/02 | 分类号: | F25B47/02;F25B31/00;F25B41/04;F25B41/06;F28D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换热器 除霜回路 制热回路 膨胀阀 压缩机 余热 制冷剂循环方向 空气源热泵 压缩机余热 除霜系统 储能模块 相变储能 依次连接 热泵 相变储能技术 室内换热器 压缩机功耗 压缩机外壳 工作性能 寒冷环境 连续供热 室内供热 低能耗 舒适度 除霜 机组 回收 | ||
1.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回路和除霜回路,其中,
所述的制热回路包括沿制冷剂循环方向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3)、室内换热器(9)、膨胀阀(4)和室外换热器(5),所述的室内换热器(9)内填充有储热材料(10),并与储热材料(10)组成可实现储热和向室内供热功能的高密度储热箱体,所述压缩机(3)外安装有余热储能模块(2);
所述的除霜回路包括沿制冷剂循环方向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3)、室外换热器(5)、膨胀阀(4)和余热储能模块(2);
所述的制热回路与除霜回路共用一套压缩机(3)、膨胀阀(4)、室外换热器(5)和余热储能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还包括一号三通阀(1)、二号三通阀(8)和四通换向阀(7),其中,一号三通阀(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室内换热器(9)、余热储能模块(2)和膨胀阀(4)的一端,二号三通阀(8)的接口分别连接室内换热器(9)的另一端、余热储能模块(2)的另一端和四通换向阀(7)的a接口,压缩机(3)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换向阀(7)的b接口和d接口,室外换热器(5)的两端分别连接膨胀阀(4)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7)的c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压缩机(3)、四通换向阀(7)b接口、四通换向阀(7)a接口、二号三通阀(8)、室内换热器(9)、一号三通阀(1)、膨胀阀(4)、室外换热器(5)、四通换向阀(7)c接口和四通换向阀(7)d接口依次接通并构成循环,其余连接断开时,制热回路接通并工作,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对室内供热,同时实现储热材料(10)与余热储能模块(2)的储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压缩机(3)、四通换向阀(7)b接口、四通换向阀(7)c接口、室外换热器(5)、膨胀阀(4)、一号三通阀(1)、余热储能模块(2)、二号三通阀(8)、四通换向阀(7)a接口和四通换向阀(7)d接口依次接通并构成循环,其余连接断开时,除霜回路接通并工作,此时,室内换热器(9)内填充有储热材料(10)继续对室内供热,同时,余热储能模块(2)储存的热量经制冷剂循环至室外换热器(5)处进行除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9)包括管程和壳程,其中,管程两端分别连接一号三通阀(1)和二号三通阀(8),壳程两端连接用户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换热器(5)旁设有室外风机(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材料(10)为PCM相变储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19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媒加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