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承载力隔震支座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2541.0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袁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涌;盾护达(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B29C39/10;B29C6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劲钢板 内连接 钢板 弹性垫圈 高承载力 隔震支座 定位孔 外连接 减震 定位安装 钢板固定 交叠设置 有效实现 桥梁 制造 | ||
1.一种高承载力隔震支座,包括外连接钢板、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弹性体,两个所述内连接钢板之间交叠设置弹性体和加劲钢板,两个所述内连接钢板分别与对应的外连接钢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加劲钢板之间以及加劲钢板与内连接钢板之间;
所述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弹性垫圈均设置有定位孔,用于三者的定位安装;
所述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弹性垫圈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所述弹性体,三者的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所述弹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连接钢板中部设置有键槽,该键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外连接钢板之间的剪力键。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为聚氨酯弹性体;优选地,所述弹性垫圈与所述弹性体采用相同的材质。
4.一种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A料的制备:
首先将TDI预聚体进行预热,将预聚体抽料进A罐,待料加完后,边搅拌边抽真空,关闭A料搅拌,观察灯视镜,罐中无气泡,再静抽;
步骤S2、B料的制备:
将MOCA固体颗粒加热至其溶化,并抽料进B罐,待料加完后,边搅拌边抽真空,升温进行保温;
步骤S3、混合配制:
将步骤S1-2中制备的TDI预聚体与MOCA按重量比100:10~25进行混合配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预热温度为80~85℃;优选抽真空30~35分钟,优选静抽10~15分钟;
优选地,步骤S2中,升温至120℃~130℃进行保温。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弹性体浇注前的组装:
在预处理后的所述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上涂上胶粘剂,之后使用事先喷涂了脱模剂的组装模具,将加工了所述定位孔的所述弹性垫圈与所述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进行定位组装成整体,随后进行预热;
步骤B、浇注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按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所需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在所述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弹性垫圈之间的间隙中,三者的所述定位孔中,以及与组装模具的间隙中,浇注配制好的所述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填满模腔;
步骤C、硫化作业:
浇注完成之后,在硫化平台上对其进行一次硫化,脱模后,再进行二次硫化;
步骤D、冷却、修边:
待自然冷却后,进行修边整理;
步骤E、组装成品:
最后将预处理后的所述外连接钢板与所述内连接钢板连接组装成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聚氨酯垫圈预先制备步骤:
按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所需的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在垫圈模具中,浇注配置好的所述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固化后形成所述弹性垫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钢板预处理步骤:
所述外连接钢板、内连接钢板、加劲钢板下料后进行机加工和校平,进行喷砂清理;其中所述外连接钢板还需进行喷漆防腐及烘干处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预热至85℃~100℃;
优选地,步骤B中,浇注填满模腔在6~8分钟内完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一次硫化加热温度为110℃~120℃,持续时间1~2小时;二次硫化加热温度为110℃~120℃,持续时间4~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涌;盾护达(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袁涌;盾护达(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5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