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2683.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贾杜平;莫丽;毛良杰;张洪;王国荣;刘清友;周守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况 下完井 管柱 振动 变形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1),缓冲罐(2),调节阀(3),压力表(4),三通接头(5),流量计(6),转接头(7),固定板(8),内管(9),外管(10),激光位移传感器(11),固定夹具(12),机架(13),电缆(14),电脑(15),弯接头120°(16),弯接头150°(17),伸缩油缸(18);所述空压机(1)产生大量高压高速气流,通过缓冲罐(2)和调节阀(3)调节所需要的气压气量,气体均匀的流过压力表(4)、流量计(6)传输到内管(9),输气管路为密封结构,可高度模拟井下真实通气状态,使固定流速的气体通入内管(9),具有一定流速的气体在通过内管(9)时引起内管(9)振动,产生一定的变形,外管(10)外部布置有一定数量的激光位移传感器(11),将采集到的内管(9)变形数据通过电缆(14)传入电脑(15),然后进行对内管(9)变形数据的分析;
应用所述实验装置进行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实验步骤:
S1、调节机架(13):实验机架包括机座、动力头和模拟井筒,通过调节伸缩油缸(18)进行对0-90度范围内任意位置实现起升和液压自锁;
S2、安装并固定外管(10)、内管(9):使用固定夹具(12)将外管(10)夹在机架(13)上,竖直段和斜段之间使用弯接头150°(17)连接,斜段和水平段使用弯接头120°(16)连接,将内管(9)布置在外管(10)内,使用固定板(8)固定;
S3、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11):在外管(10)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11),多安装几组,每一组相隔同样的长度,并且每一层上相隔相等的角度安装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1);
S4、安装通气装置:选择合适量程的调节阀(3)、压力表(4)、流量计(6),将空压机(1)、缓冲罐(2)、压力表(4)、流量计(6)依次连接,并在压力表(4)和缓冲罐(2)之间安装调节阀(3),起到控制气量的作用,内管(9)连接处使用转接头(7)连接;
S5、安装收集数据装置:将激光位移传感器(11)和电脑(15)用电缆(14)连接,以便收集数据;
S6、检查整套装置,无错误就开机调试,使装置能够正常的工作;
S7、启动电脑(15)进行初始状态下的数据采集,待采集到的数据稳定后,启动空压机(1),通过调节阀(3)将流速调到实际情况下的流速,待流速稳定后,收集激光位移传感器(11)传给电脑(15)的变形数据;
S8、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11)得到的数据,再通过模态分析法得到各个点的位移、振幅,最后得到内管(9)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10)上的多组激光位移传感器(11)环绕于管的四周,且等间距的分布于外管(10)上,通过激光便于更准确的测出内管(9)上各处的变形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使用固定夹具(12)固定在机架(13)上,机架(13)可进行0-90°范围内起落臂架,模拟钻斜井段的任意角度,进而进行水平井的模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由三段组成,分别为真实模拟钻井过程中竖直井、斜井、水平井的竖直段、斜段、水平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和斜段之间采用弯接头150°(17)连接;斜段和水平段采用弯接头120°(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10)和机架(13)之间采用固定夹具(12)固连;其中斜段部分6个固定夹具(12)尺寸一样,所形成的斜段和机架上的起落臂成平行;水平段的两个固定夹具(12)尺寸长度不一样,与机架上的起落臂成30°。
7.一种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况下完井管柱振动变形的实验装置进行,具体使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实验步骤:
S1、调节机架(13):实验机架包括机座、动力头和模拟井筒,通过调节伸缩油缸(18)进行对0-90度范围内任意位置实现起升和液压自锁;
S2、安装并固定外管(10)、内管(9):使用固定夹具(12)将外管(10)夹在机架(13)上,竖直段和斜段之间使用弯接头150°(17)连接,斜段和水平段使用弯接头120°(16)连接,将内管(9)布置在外管(10)内,使用固定板(8)固定;
S3、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11):在外管(10)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11),多安装几组,每一组相隔同样的长度,并且每一层上相隔相等的角度安装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1);
S4、安装通气装置:选择合适量程的调节阀(3)、压力表(4)、流量计(6),将空压机(1)、缓冲罐(2)、压力表(4)、流量计(6)依次连接,并在压力表(4)和缓冲罐(2)之间安装调节阀(3),起到控制气量的作用,内管(9)连接处使用转接头(7)连接;
S5、安装收集数据装置:将激光位移传感器(11)和电脑(15)用电缆(14)连接,以便收集数据;
S6、检查整套装置,无错误就开机调试,使装置能够正常的工作;
S7、启动电脑(15)进行初始状态下的数据采集,待采集到的数据稳定后,启动空压机(1),通过调节阀(3)将流速调到实际情况下的流速,待流速稳定后,收集激光位移传感器(11)传给电脑(15)的变形数据;
S8、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11)得到的数据,再通过模态分析法得到各个点的位移、振幅,最后得到内管(9)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6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