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纤维绳卷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3061.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尹莉;佘玲娟;刘立成;钟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B66D5/16;B66D5/12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伟;刘兵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绳 卷筒 卷绕装置 卷绕筒 卷绕 工程机械 夹绳装置 制动装置 进绳端 工程机械领域 表面滑动 表面设置 工作卷筒 预紧力 制动力 排绳 磨损 施加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纤维绳卷绕方法,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包括纤维绳卷筒(10)、工作卷筒(20),和中间卷筒(30),在所述中间卷筒(30)中,与所述纤维绳卷筒(10)连接的纤维绳端侧为进绳端侧,所述中间卷筒(30)包括:夹绳装置(33)、制动装置(34)和卷绕筒体(31),所述夹绳装置(33)设置在所述中间卷筒(30)的所述进绳端侧,所述制动装置(34)能够向所述卷绕筒体(31)施加制动力,所述卷绕筒体(31)的表面设置为能够使所述纤维绳(1)在该表面滑动。该卷绕装置能够以提供预紧力的方式进行纤维绳的卷绕,还能够避免纤维绳磨损,提高排绳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纤维绳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钢丝绳预紧装置的核心部件有中间卷筒和制动装置等,主要有以下几种:
CN102040173B公开有一种钢丝绳预紧装置,其具有2个并列的中间卷筒,制动系统,测力装置和导向滑轮等;预紧装置工作时钢丝绳卷绕在预紧卷筒上,由制动系统提供阻力,从而使钢丝绳带有预紧力地卷绕至目标卷筒上。
CN204111228U公开有一种卷扬钢丝绳预紧装置,其具有引绳卷扬,预紧卷扬,预紧力矩施加装置,滑轮和牵引绳等,工作时由预紧力矩施加装置作用在预紧卷扬上,目标卷筒克服阻力将钢丝绳卷绕。
CN205151624U公开有一种钢丝绳预紧装置,其具有卷筒,制动装置和制动带等;制动装置为棘轮构造,可张紧制动带,从而提供阻力。
CN201762048U公开有一种卷扬机的钢丝绳预紧和排线机构,具有轮轴、卷筒、力矩电机、计米器和减速器等;阻力由力矩电机提供。
可见,目前国内相关行业已经注意到钢丝绳卷绕时预紧力安装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使钢丝绳在第一次卷绕到卷筒上时,通过施加适当的预紧力,避免引起绳索的相互挤压、增加磨损。而当使用多层卷绕卷筒时,上层绳索排布在下层绳索形成的沟槽内,若下层绳索不带有预紧力,则下层绳索容易松弛,无法形成稳定的沟槽,则上层绳索容易陷入下层,造成排绳混乱,严重影响绳索的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卷扬机构的预紧装置都只针对钢丝绳设计,并未考虑纤维绳的工作特性,即相比钢丝绳具有摩擦系数小,受力变形大等特点。直接将现有钢丝绳预紧装置用于纤维绳必然出现问题。
由于纤维绳的摩擦系数小,将纤维绳卷绕在预紧卷筒上,受载之后可能出现纤维绳打滑等现象,无法承受所需的预紧力;纤维绳受载之后变形较大,绕进时的偏斜角不应过大,否则会降低绕绳质量,增加不必要的磨损,无法准确绕进至卷筒的绳槽。
另外,现有技术都将制动装置作用在预紧卷筒上,而非直接作用于预紧卷筒的进绳端;其所需制动力大,造成制动装置结构复杂;由于纤维绳质量轻且柔软,预紧卷筒进绳端的拉力接近于零,仅将制动力作用于预紧卷筒将无法产生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以稳定的预紧力实施纤维绳排绳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能够以提供预紧力的方式进行纤维绳的卷绕,还能够避免纤维绳磨损,提高排绳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纤维绳的卷绕装置,包括纤维绳卷筒、工作卷筒,和中间卷筒,卷绕在所述纤维绳卷筒的纤维绳经所述中间卷筒卷绕到所述工作卷筒上,在所述中间卷筒中,与所述纤维绳卷筒连接的纤维绳端侧为进绳端侧,与所述工作卷筒连接的纤维绳端侧为出绳端侧,所述中间卷筒包括:夹绳装置、制动装置和用于卷绕所述纤维绳的卷绕筒体,所述夹绳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卷筒的所述进绳端侧以向所述纤维绳施加绳夹持力,所述制动装置能够向所述卷绕筒体施加制动力,以使所述卷绕筒体匀速旋转,所述卷绕筒体的表面设置为能够使所述纤维绳在该表面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独立排揽单元的并联式甲板绞车
- 下一篇:电动葫芦导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