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3438.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江;杨亮;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11405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建筑 综合 结构 | ||
1.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包括第一管廊(1)、与第一管廊(1)成一定角度交叉的第二管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管廊限位支撑架(3)、顶部管廊限位支撑架(4)、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5);
所述第二管廊(2)包括顶部水平廊段(6)、倾斜过度廊段(7)和底部水平廊段(8),所述顶部水平廊段(6)、倾斜过度廊段(7)、底部水平廊段(8)的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密封拼接,所述顶部水平廊段(6)与倾斜过度廊段(7)之间的钝角角度为135°~170°,所述倾斜过度廊段(7)与底部水平廊段(8)之间的钝角角度为135°~170°,所述倾斜过度廊段(7)的管廊拼装建筑块体底部设有凸缘(9),所述底部管廊限位支撑架(3)顶端设有凸缘(9)卡接的卡座(10),相邻所述底部管廊限位支撑架(3)支架设置加强支撑连杆(11);
所述第一管廊(1)位于底部水平廊段(8)的上方,所述第一管廊(1)由框架结构的管廊座(12)承接,所述底部水平廊段(8)外围设有底部混凝土支撑钢架(13),所述管廊座(12)的支脚限位固定在底部混凝土支撑钢架(13)上,所述顶部管廊限位支撑架(4)包括跨梁(14)和“人”字支撑架(15),所述顶部水平廊段(6)外围设有顶部混凝土支撑钢架(16),所述跨梁(14)的两端水平限位固定在顶部混凝土支撑钢架(16)上,所述“人”字支撑架(15)底端与管廊座(12)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人”字支撑架(15)顶端与跨梁(14)固定连接;
所述底部水平廊段(8)底面为两侧高、中间低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中心位置设有排水口(17),所述排水口(17)处设有单向阀(18),所述底部水平廊段(8)底面设有排水管道(19),所述排水管道(19)侧面设有第一报警水位传感器(20)和第二报警水位传感器(21),所述第一报警水位传感器(20)和第二报警水位传感器(21)均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5)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过度廊段(7)和底部水平廊段(8)密封拼接处设有密封垫(22),所述密封垫(22)的厚度为2cm~5cm,所述密封垫(22)外侧设有外缘封面(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水平廊段(8)顶面设有一层防水层(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管廊建筑综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过度廊段(7)和底部水平廊段(8)密封拼接处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支撑脚座(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4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