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不倒斗平衡调节的悬吊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3922.0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冀庭轶;李新发;王钰;丁江波;姬敏丽;林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龙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谷孝东 |
地址: | 03002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建筑 施工 用不倒斗 平衡 调节 悬吊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不倒斗平衡调节的悬吊平台,其结构包括平衡调节结构、提升吊篮、驱动电箱、提升机、安全器,平衡调节结构上部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前壁两侧且其下部埋设于提升吊篮内下部,驱动电箱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前壁并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提升机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左壁,安全器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提升吊篮上部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安全器与提升吊篮电连接。本发明利用平衡调节结构实现提升吊篮在严重失衡的状态,施工人员可自主通过手摇方式调节提升吊篮的平衡角度,防止失衡下从吊篮掉落;同时在设有的折板与磁块的相互作用下,防止平衡状态下的吊篮再次失去平衡,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不倒斗平衡调节的悬吊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高于8层或高度高于24米的为高楼层。在安全作业规范中,在针对对高层楼的幕墙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吊篮进行移动作业,以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通常需要将工具,以及一些幕墙安装用的材料放置于吊篮中进行作业。但是,目前这种保护装置存在如下缺点:
当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吊篮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被迫急停或某一端提拉绳出现松动时则会导致吊篮整体倾倒,危害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事故发生为一瞬间而此时的施工人员可能身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或则因害怕无法行动再则当施工人员在吊篮上想利用自身的重力平衡吊篮左右倾倒的情况时,都有可能出现对施工人员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不倒斗平衡调节的悬吊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当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吊篮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被迫急停或某一端提拉绳出现松动时则会导致吊篮整体倾倒,危害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事故发生为一瞬间而此时的施工人员可能身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或则因害怕无法行动再则当施工人员在吊篮上想利用自身的重力平衡吊篮左右倾倒的情况时,都有可能出现对施工人员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楼建筑施工用不倒斗平衡调节的悬吊平台,其结构包括平衡调节结构、提升吊篮、驱动电箱、提升机、安全器,所述平衡调节结构上部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前壁两侧且其下部埋设于提升吊篮内下部,所述驱动电箱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前壁并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提升机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左壁,所述安全器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提升吊篮上部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安全器与提升吊篮电连接;
所述平衡调节结构包括手摇缠线机构、限位底座、不倒调节机构,所述手摇缠线机构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提升吊篮内前壁两侧,所述手摇缠线机构一端穿过限位底座与不倒调节机构通过拉动相连接,所述不倒调节机构安装于限位底座内部并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手摇缠线机构包括手摇轮、钢丝绳、长辊轴,所述手摇轮共设有两个,所述长辊轴共设有两根且分别安装于提升吊篮内下部两侧,所述钢丝绳共设有两根且分别与手摇轮内部缠绕相连接,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分别绕过长辊轴、限位底座与不倒调节机构缠绕相连接,实现施工人员在出现提升吊篮左右失衡的情况下,在不用移动的情况下利用手摇轮对提升吊篮进行平衡操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限位底座包括方形契座、通线孔,所述方形契座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提升吊篮内下壁中部,所述方形契座下部设有于钢丝绳直径相同的通线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不倒调节机构包括半圆球体、限位穿孔、连接扣、尼龙带,所述半圆球体安装于方形契座内部,所述半圆球体与方形契座上部形状相同,所述限位穿孔共设有八个并切边设于半圆球体外表面四周,所述限位穿孔与半圆球体与一体化结构,所述尼龙带共设有两根且分别穿过限位穿孔并通过连接扣相连接,利用不倒翁的原理,加强失衡的一端的重力,以此保持提升吊篮的平衡,防止施工人员从吊篮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龙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龙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