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螯合树脂及其有效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3990.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哲;卞婷婷;张奕;郑旭东;李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螯合树脂 电镀废水 吸附 异丙基黄原 酸酯改性 吸附性能 去除 制备 分离技术领域 材料制备 实验研究 重金属 树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螯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经异丙基黄原酸酯改性,使螯合树脂能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u(II),Cr(III)和Ni(II)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和分离技术领域。特指以通过异丙基黄原酸酯改性普通树脂后获得螯合树脂,并用于对电镀废水中的Cu(II),Cr(III)和Ni(II)的吸附去除。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此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获得的螯合树脂MPR‑IPX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螯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经异丙基黄原酸酯改性,使螯合树脂能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u(II),Cr(III)和Ni(II)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和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于设计绿色工业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从废水中去除废水。迄今为止,已经开发了许多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沉淀法从废水中产生重金属元素沉积物,其缺点是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沉积物。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开发了吸附方法。这种处理使用的材料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也会产生二次污染。为避免这种情况,离子交换法广泛用于重金属离子处理。传统上选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TC)作为螯合方法的官能团,因为它可以有效地从废水中去除金属离子,同时它仍然是液体形式。然而,这种方法在将DTC与水分离方面是昂贵的。实质上,上述方法都不足以使工业生产便宜。
现有方法的缺点包括二次污染,难以与水分离,成本高,效率低。因此,这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螯合方法,用于使用新的官能团来克服这些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异丙基黄原酸酯改性后的螯合树脂的制备,并用于对电镀废水中的Cu(II),Cr(III)和Ni(II)的吸附回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u(II),Cr(III)和Ni(II)的螯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使用一定量的Cl对普通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产物称为MPR;
(2)将一定量KOH和一定量异丙醇混合放置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冰浴搅拌0.5h;
(3)在氮气保护下,使用逐滴冷凝器向步骤(2)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CS2,用橡胶塞密封好后冰水浴搅拌4h;
(4)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物在35℃下干燥后用一定量丙酮溶解,过滤后加入一定量二乙醚并在冰箱中过夜;
(5)过滤步骤(4)的混合物后得到亮黄色晶体,用冷乙醚洗涤三次,获得黄原酸异丙酯;
(6)在250mL圆底烧瓶中,将5.0g步骤(1)获得的树脂MPR在150mL乙醇中溶胀;
(7)向步骤(6)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黄原酸异丙酯和一定量聚乙酸乙烯酯后,将混合物回流过夜,然后真空过滤;
(8)随后依次用水、甲醇和水洗涤步骤(7)的初产物以除去残留的溶剂和原料;
(9)最后将产物在40℃烘箱干燥3h,得到MPR-IPX。
其中,步骤(1)所述的Cl在树脂中的浓度为5.0-6.0mmol g-1。
其中,步骤(2)所述的KOH投加量为3.8-4.2g,异丙醇的投加量为18-22mL。
其中,步骤(3)所述的CS2的投加量为18-22mL。
其中,步骤(4)所述的丙酮在系统中的投加量为28-32mL,二乙醚的投加量为38-42mL。
其中,步骤(7)所述的黄原酸异丙酯的投加量为2.80-2.96g,聚乙酸乙烯酯的投加量为0.95-1.0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