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体、鞋体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4207.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萧锦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5/08 | 分类号: | B29D35/08;B29C44/34;B29C33/06;A43B17/00;A43B17/02;A43B1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张立晶 |
地址: | 萨摩亚阿比亚保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泡成型体、鞋体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其包含:设置步骤,将包含多个热可塑性聚氨酯(TPU)的半发泡颗粒的发泡基础材料置入不会受到微波影响的模具中;以及发泡步骤,对模具以微波方式加热,以使模具中该些半发泡颗粒受微波作用产生温度提升而进行发泡并相互挤压,经冷却脱模后形成发泡成型体。半发泡颗粒包含具有第一粒径范围的多个第一颗粒、及具有第二粒径范围的多个第二颗粒,且该第一粒径范围的中间值实质上大于该第二粒径范围的中间值。在该设置步骤中,第一颗粒与第二颗粒为分别设置于模具中的不同区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成型体、鞋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波方式加热进行发泡成型的发泡成型体、鞋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塑橡胶成型体在现代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领域中,以制备各种用具或产品。例如,玩具、鞋子、汽车零件、电子零件等。由上所述,一般常见使用射出成型以高温加热熔化塑料再注入模具中,以制成各种塑橡胶成型体。然而,此过程中需要配置射出成型机及相对耐高温的模具,使得整体程序的设置规格和成本提高。因此,需要积极开发各种性质的塑橡胶成型体、制备此类塑橡胶成型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相对应适用于各种设计或产品的具体工序。
综上所述,为提供其他建构的塑橡胶成型体,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TW 201736423A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进行发泡的可发泡组合物、其发泡造粒生成的发泡热可塑性聚氨酯(TPU)颗粒、以及其制成的微波成型体及对应制造方法;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TW 201736450A提出了一种在物体表面部分形成微波成型体的方法及其制成的微波成型体;且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TW 201736093 A提出了一种相对应形成微波成型鞋的方法及其制成的微波成型鞋。上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中公开几种造粒时特别设计调整颗粒颜色或颗粒硬度的发泡颗粒材料,且公开可通过黏着层与所述发泡颗粒材料相黏合或可通过可因微波加热熔融而与所述发泡颗粒材料相熔接的配件或物体。然而,上述专利未进一步提出依据微波加热的性质而可应用的材料及发泡时的多样配置架构,以求更进一步地提供可制备各种具体结构及配置的微波成型体的方法及其成品。
发明内容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发泡成型体的方法,其包含:设置步骤,将包含多个热可塑性聚氨酯(TPU)的半发泡颗粒的发泡基础材料置入不会受到微波影响的模具中;以及发泡步骤,对模具以微波方式加热,以使该模具中该些半发泡颗粒受微波作用产生温度提升而进行发泡并相互挤压,经冷却脱模后形成一发泡成型体。其中,该些半发泡颗粒包含:具有第一粒径范围的多个第一颗粒、及具有第二粒径范围的多个第二颗粒,且该第一粒径范围的中间值实质上大于该第二粒径范围的中间值。在该设置步骤中,该些第一颗粒与该些第二颗粒是分别设置于模具中的不同区块。
于一实施例中,其进一步包含:在该设置步骤中,放置一或多个隔板于该模具中,再分别置入该些第一颗粒及该些第二颗粒于该模具通过该些隔板所区隔的不同区块中。
于一实施例中,该些隔板由半发泡材料制成,且于该发泡步骤中与该些半发泡颗粒共同被以微波方式加热而进行发泡。
于一实施例中,该模具的模槽呈一鞋体部件形状,且该发泡成型体为一鞋体部件。
于一实施例中,在该发泡步骤前,进一步包含设置套有一鞋面的一鞋楦于该模具上,使该鞋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该些半发泡颗粒,且使设置于该模具的该些半发泡颗粒沿着该鞋楦的鞋楦底部分布。
于一实施例中,在该发泡步骤前,进一步包含沿着该鞋楦的鞋楦底部在该鞋面与该鞋楦之间另外分布铺设与该些半发泡颗粒相同或不同的半发泡颗粒。
于一实施例中,套在该鞋楦上的该鞋面具有双层结构,且在该发泡步骤前,制作该发泡成型体的该方法进一步包含沿着该鞋楦的鞋楦底部在该鞋面的里层与外层的间另外分布铺设与该些半发泡颗粒相同或不同的半发泡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