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迹单元的障碍物情况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5791.X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0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辉;顾尚定;杜哲;肖长诗;文元桥;黄亮;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迹 单元 障碍物 情况 无人 艇避碰 路径 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单元的障碍物情况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无人艇运动路径的起点和终点;2)确定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3)根据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无人艇运动的轨迹单元以及障碍物所处的路径点,求取可达路径点;4)对所有的可达路径点进行路径代价计算,获得下一个路径点位置和对应的艏向角;5)判断该路径点是否为运动路径的终点,若为终点,则输出最终路径,否则,将该路径点和对应的艏向角作为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转入步骤2)。本发明建立了无人艇轨迹单元模型,使得规划的路径在实际航行过程中更贴近实际的航行要求,并能自主避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事智能交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迹单元的障碍物情况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海洋资源的开发使得水面无人艇(USV)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种水上任务。而作为无人艇自主性的重要一部分,路径规划是能否完成各项水上任务的前提。但是由于无人艇可控程度较低、自由度较高,所以当其作为研究对象时,应从质点转变为欠驱动刚体来进行研究。相应地,其路径规划问题也应从路线规划转变为运动规划。与前者不同的是,运动规划不仅考虑了规划空间的约束,同时还对规划行为进行了详尽地讨论。而规划行为与研究对象的运动和动力学约束有关。因此为了充分考虑无人艇的运动和动力学约束,本文提出了基于“轨迹单元”的无人艇运动规划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轨迹单元的障碍物情况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轨迹单元的障碍物情况下无人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无人艇运动路径的起点和终点;
2)确定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
3)根据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无人艇运动的轨迹单元以及障碍物所处的路径点,求取可达路径点;
所述轨迹单元的生成方式如下:
3.1)利用MMG模型对无人艇进行运动建模,获得无人艇的运动轨迹;
3.2)采用无人艇轨迹离散化规则对无人艇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包括以下离散化规则:
规则一:在轨迹段初始和结束时刻,无人艇的运动状态稳定且保持一致;
规则二:每段轨迹的转舵次数不超过一次;
规则三:轨迹段所能达到的路径点和所能改变的艏向一一映射;
规则四:所有轨迹段的轮廓形状为方格或基于方格,以适应栅格地图;
3.3)根据步骤3.1)和3.2)完成轨迹单元的建模过程,并建立轨迹单元集;
4)对所有的可达路径点进行路径代价计算,获得下一个路径点位置和对应的艏向角;
5)判断该路径点是否为运动路径的终点,若为终点,则输出最终路径,否则,将该路径点和对应的艏向角作为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转入步骤2)。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种求取可达路径点,搜索方法如下:
根据无人艇所处的实时路径点和艏向角,以及无人艇运动的轨迹单元,利用轨迹单元的几何特征,获得从实时路径点所能到达的路径点和相应的船艏向;
根据所能到达的路径点,搜索可达的内层路径点;所述内层路径点为以所处的实时路径点为中心的8个临近点;
判断是否有路径点关联,若有则搜索可达的外层路径点;所述外层路径点为以所处的实时路径点为中心的内层路径点的外层关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57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