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灯光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6617.7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进;胡勇;喻蒙;展爱云;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光灯 车身 自适应调节 汽车灯光 监测 汽车 驾驶 车辆车速 车辆前方 独立控制 对称设置 汽车前部 前方车辆 自动调配 左右两侧 正前方 前照灯 左前方 车况 灯轴 视野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灯光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汽车灯包括:远光灯;由三个可独立控制的灯组构成远光灯,远光灯对称设置在汽车前部的左右两侧;在监测到汽车正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分别关闭两个远光灯靠近车身中部的一个灯组;在监测到汽车左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关闭车身左侧的远光灯最左侧的灯组;在监测到汽车右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关闭车身右侧的远光灯最右侧的灯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车辆前方的车辆情况进行识别,并且根据车况自动调配远光灯,避免对前方车辆驾驶人的影响;能够通过检测车辆车速来控制前照灯灯轴的角度为驾驶人提供更好的视野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灯光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能够在能见度低或者夜晚为驾驶员提供道路照明,可以为驾驶员更好的看清楚前方道路。所以,为了保证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汽车车灯应发挥其最大限度去照明前方的道路和障碍物,故足够强的照明强度和良好的照射范围是好的汽车车灯所满足的要求。
AFS(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是让汽车前照灯的光照射线能够随车辆的转向作水平方向偏转,而且能够根据车身的俯仰角在前照灯的垂直方向上进行调整,进而可为驾驶员提供更佳的照明效果的系统。一般比较高档的车系都配备有AFS系统,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AFS系统正在成为一项标准化的配置向中低档车系发展。而现有技术中包括AFS系统在内的汽车灯光自动调节系统,大都针对驾驶汽车的车主的视觉安全,并没有考虑到前方车辆或者对向行驶车辆司机的视觉安全。虽然采用强光和更大范围的照射角度方便了自己的视野,但却对对向或前方形式的车辆造成了影响,造成对向驾驶员产生致盲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因此能否提供一种更加先进的汽车灯光调节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前照明系统不够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其具有能够根据路况车况自动调整车灯和配备车灯,为驾驶员带来便利的同时尽量不干扰到对向驾驶员的视线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驾驶人员观察又不会对对向驾驶人员产生影响的汽车车灯控制方法和车灯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灯自适应调节方法,所述汽车灯包括:远光灯;
由三个可独立控制的灯组构成所述远光灯,所述远光灯对称设置在汽车前部的左右两侧;
在监测到汽车正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分别关闭两个所述远光灯靠近车身中部的一个灯组;
在监测到汽车左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关闭车身左侧的所述远光灯最左侧的灯组;
在监测到汽车右前方指定角度范围内有车辆时,关闭车身右侧的所述远光灯最右侧的灯组。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灯组呈“一”字形排列构成所述远光灯。
进一步的,与所述远光灯相邻且远离汽车中部处设置近光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监测到汽车减速时,打开所述近光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环境光线强度的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所述远光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调整所述远光灯的俯仰角,所述角度的调节范围为:0°至0.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灯光系统,包括:
车灯模块,由三个可独立控制的灯组呈“一”字形排列构成汽车的远光灯,所述远光灯对称设置在汽车前部的左右两侧;以及
车辆检测模块,用于对汽车左前方、正前方以及右前方的车辆进行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实时发送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关闭靠近相应方向的所述远光灯的灯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6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