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供热火电厂高温加热器泄漏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6642.5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熊大健;伍华贵;周谟铁;叶道正;翁东升;丁助洪;张维明;余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鸿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27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流量 泄漏 高温加热器 超临界 火电厂 进口 出口 供热 测量 高压加热器 出水口处 出水流量 调门开度 进水口 流量差 疏水 进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供热火电厂高温加热器泄漏判断方法,属于高压加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在#3高加进水口处的给水流量进行测量,测得高加进口给水流量;2)在#1高加出水口处的出水流量进行测量,测得高加出口给水流量;3)通过判断高加进口给水流量以及高加出口给水流量进行对比,即可及时准确的判断高加是否发生泄漏,若高加进口给水流量和高加出口给水流量相同,即可判断未发生泄漏,若高加进口给水流量大于高加出口给水流量,则可判断发生了泄漏,本发明结合高加进出口流量差,辅助高加疏水调门开度,能在第一时间判断高加是否泄漏,具有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超临界供热火电厂高温加热器泄漏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加热器是利用汽轮机的部分抽气对给水进行加热的装置。该装置由壳体和管系两大部分组成,在壳体内腔上部设置蒸汽凝结段,下部设置疏水冷却段,进、出水管顶端设置给水进口和给水出口。当过热蒸汽由进口进入壳体后即可将上部主螺管内的给水加热,蒸汽凝结为水后,凝结的热水又可将下部疏冷螺管内的部分给水加热,被利用后的凝结水经疏水出口流出体外。本装置具有能耗低,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少,耗用材料省等显著优点,并能够较严格控制疏水水位,疏水流速和缩小疏水端差。
高压加热器接在高压给水泵之后的加热给水的混合式加热器,用来提高给水温度,提高经济效益。当高压加热器发生泄漏时,过热蒸汽将通过漏点直接喷射至高加水侧管段,不仅造成加热器效率降低,严重时由于泄漏部位的蒸汽冲刷作用,将导致大面积的内部管道受损,造成设备故障,影响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供热火电厂高温加热器泄漏判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临界供热火电厂高温加热器泄漏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在#3高加进水口处的给水流量进行测量,测得高加进口给水流量;
2)在#1高加出水口处的出水流量进行测量,测得高加出口给水流量;
3)通过判断高加进口给水流量以及高加出口给水流量进行对比,即可及时准确的判断高加是否发生泄漏,若高加进口给水流量和高加出口给水流量相同,即可判断未发生泄漏,若高加进口给水流量大于高加出口给水流量,则可判断发生了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高加进口给水流量等于泵入口给水流量加上A汽泵入口流量再加上B汽泵入口流量再减去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泵入口给水流量为前置泵的给水流量,所述A汽泵入口流量为前置泵A的给水流量,所述B汽泵入口流量为前置泵B的给水流量,所述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锅炉再热减温水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高加出口给水流量等于省煤器入口流量加上炉偱泵过冷水量再加上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流量再减去炉偱泵循环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省煤器入口流量为省煤器入口的水流量,所述炉偱泵过冷水量为炉偱泵的过水流量,所述过热器一、二级减温水流量为过热器一、二的减温水流量,所述炉偱泵循环流量为炉偱泵的循环流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
(2)超临界高参数大流量抽凝供热机组由于对外供热量大,制水流量大,初期发生高加泄漏时不易察觉,运行人员往往等到高压加热器发生大规模泄漏,高加疏水阀开度明显增大后才采取隔离措施。由于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高加泄漏冲刷,造成事故扩大,甚至导致汽轮机进水,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本发明结合高加进出口流量差,辅助高加疏水调门开度,帮助运行及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判断高加泄漏,从而第一时间进行相应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加进口给水流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鸿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鸿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6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汽锅炉干度与热效率自动监测及优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无塔除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