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6815.3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怀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力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刹车盘 电磁离合器 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飞轮装置 耐久测试 传动轴 轴承座 壳体 支架 装夹 自动化 汽车刹车系统 油压刹车装置 刹车盘表面 固定设置 壳体内部 壳体内腔 配重砝码 刹车片 装夹块 检测 风量 惯量 圆杆 吹拂 跳动 测量 试验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包括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轴承座、飞轮装置、被测刹车盘、壳体、电推动模拟油压刹车装置、传动轴、装夹支架、环境风量吹拂装置、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配重砝码、装夹块和钢质圆杆;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轴承座、飞轮装置、被测刹车盘、壳体、传动轴和装夹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腔右侧,驱动电机左侧设置有电磁离合器;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对刹车片表面温度、刹车盘表面跳动、刹车盘板厚度、刹车盘的转速与时间、不同速度下产生的惯量进行测量与分析,可降低汽车刹车系统检测试验的成本、风险,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普及,安全要求的日益增加,刹车系统由于和汽车安全、舒适性紧密相关,针对刹车系统的检验和考核被越来越多企业列上日程,而普通的考核主要通过道路测试进行,不仅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而且无法对刹车系统进行一个实时的量化数据采集及评估。目前市场上也存在相关用于检测的试验台,但主要通过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维护也较麻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包括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轴承座、飞轮装置、被测刹车盘、壳体、电推动模拟油压刹车装置、传动轴、装夹支架、环境风量吹拂装置、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配重砝码、装夹块和钢质圆杆;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轴承座、飞轮装置、被测刹车盘、壳体、传动轴和装夹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腔右侧,驱动电机左侧设置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左侧设置有轴承座,且电磁离合器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飞轮装置,飞轮装置包括配重砝码、装夹块和钢质圆杆;所述装夹支架由两根配有多个装夹块的钢质圆杆组成;所述被测刹车盘设置在壳体内腔左侧,被测刹车盘通过轴承座和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砝码设置有两个,配重砝码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左侧设置有电推动模拟油压刹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推动模拟油压刹车装置右侧设置有环境风量吹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风量吹拂装置右侧设置有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解决了汽车的常规刹车系统的检验和考核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对在检测过程中对汽车的刹车系统进行一个实时的量化数据采集及评估,从而快捷的对刹车系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和预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自动化耐久测试设备中飞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电磁离合器、3-轴承座、4-飞轮装置、5-被测刹车盘、6-壳体、7-电推动模拟油压刹车装置、8-传动轴、9-装夹支架、10-环境风量吹拂装置、11-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12-配重砝码、13-装夹块、14-钢质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力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睿力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6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