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食品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6910.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守 |
主分类号: | A21D15/02 | 分类号: | A21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7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装置 保护气 冷却装置 物联网 操作终端 供气装置 空气隔离 食品冷却 冷却 室内 建立通信 均匀性好 冷却工艺 冷却设备 冷却食品 密封方式 气流分布 食品品质 食品设备 氧化变质 远程操纵 智能 残留量 入口处 保质期 冷风 排出 起皮 托带 排气 闸门 承载 保存 | ||
本发明属于食品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食品冷却设备,包括供气装置、冷却装置、控制装置和操作终端;操作终端和控制装置通过物联网建立通信连接,远程操纵控制装置以及设置相应的冷却工艺;供气装置向冷却装置输送保护气,排出冷却室内的空气;冷却室内被设置适于保护气均匀分布的冷风洒头和排气俘头、适于转移和承载食品的冷托带;冷却装置的食品输入口处、食品输出口处分别以密封方式设置闸门,将食品与空气隔离;控制装置操纵冷却设备在保护气环境中冷却食品,保护气流分布均匀,食品品质均匀性好,不易起皮、开裂,保护气将食品与空气隔离,食品中的油脂氧化变质物及氧残留量极少,食品易于保存,保质期得到显著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在保护气环境中冷却食品的智能冷却设备,属于食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焙烤食品,如月饼、泡芙、绿豆饼、老婆饼、奶黄饼等润湿松软性食品,品种繁多,风味各异,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保持良好的口感,减少防腐剂用量,在饼皮及饼馅中常常加入大量的糖、油脂以代替水来使食品保持润湿松软,提高口感;又如桃酥、饼干等酥脆性食品,为了保持酥脆均匀性,往往需加入大量油脂。当前焙烤食品的烘烤及冷却,均在空气环境中进行,温度高达180℃以上甚至更高,食品中的油脂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油脂经高温氧化反应生成油脂氧化变质物,氧化变质物又促进油脂氧化,加速油脂的氧化速度,生成更多的有害健康的油脂氧化变质物,增加食品俘获氧的能力,其次是食品中的氧残留量高,使得食品在保存中易发生氧化酸败变质,保质期短。此外,工艺师必需现场制定、调试工艺,非常的不方便,效率低下,更不利于集中控制调试。在冷却过程中循环风集中吹射,气流分布不均,易导致食品的松软或酥脆的分布不均匀,食品的口感较差。因而,亟需开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食品冷却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食品冷却设备。远程调试、设置冷却工艺,效率高;保护气流分布均匀,食品松软或酥脆均匀性好;将食品与空气隔离,在保护气环境中冷却,食品中的油脂氧化变质物、氧残留量更少,有利于食品的保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食品冷却设备,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
控制装置,适于基于预设的冷却工艺操控冷却设备在保护气环境中对食品进行冷却;
操作终端,适于通过物联网远程操纵控制装置以及设置与时间相关联的包括保护气参量、冷却温度的冷却工艺;
供气装置,适于输出保护气,供气装置上被设置适于保护气输出的输出口;
冷却装置,适于在保护气环境中冷却食品,所述冷却装置的内部被设置适于食品冷却的冷却室,该冷却室内被设置适于转移并承载待冷却食品的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冷托带、适于将保护气分流导引流向冷托带的冷风洒头、适于保护气排出的排气俘头,所述冷风洒头被水平布置,位于冷托带的上方,排气俘头被水平设置,位于冷托带的下方;
所述冷风洒头包括适于将所输入气体分流的分流管、沿水平面方向水平布置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导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被设置适于气体输入的输入口、与该输入口相连通的适于分流的多个输出口;所述导流管的输入口与分流管的输出口分别密封流通,导流管上被设置位于其下端面的多个冷风喷嘴,与冷托带相对,适于将导流管内的保护气分流导引流向冷托带;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口经第1电磁阀与分流管的输入口密封连通;
所述排气俘头由壁构成的壳体结构,排气俘头的顶端面上被设置多个适于保护气流入的呈环状的俘气孔、内部设置沿水平面方向水平布置的导流腔、底端面上设置适于连接排气管道的排气口,排气俘头的排气口与冷却装置的排气管道的一端相连通,适于冷却装置向外排气;所述排气管道中被装配氧传感器,适于判断冷却室内空气有无被完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守,未经李明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6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