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7126.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袁昌勇;车军伟;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硕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梁 基础构件 预制 锚固钢筋 基槽 基槽开挖 基础施工 施工步骤 伸入 施工 浇筑 混凝土 预留 建筑物 开挖 建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基础的建造方法,具体为一种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础梁预制步骤:对基础梁进行预制,基础梁的两端预留锚固钢筋;B、基槽开挖步骤:开挖柱下基础构件和基础梁的基槽;C、基础梁安装步骤:将预制好的基础梁安装至用于放置基础梁的基槽内,使基础梁端部的锚固钢筋伸入柱下基础构件内;D、柱下基础构件施工步骤:支设柱下基础构件的模板,然后浇筑柱下基础构件的混凝土,使基础梁与柱下基础构件形成一个整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础施工时材料浪费严重、工期较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基础的建造方法,具体为一种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础施工是建筑物施工中的第一步,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才好继续施工。所以,基础施工的进度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进程。设置有基础梁的基础形式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基础形式,基础梁是在基础中起到连接柱下基础构件的梁式构件,柱下基础构件可以是柱下桩基、柱下承台等,通过设置基础梁,可以使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形成一个整体,使基础的受力更合理,增强基础的结构稳定性。
现有的基础施工方式主要是采用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在对基础梁进行制作的时候,先在地基上开挖出基础梁的基槽,然后浇筑垫层,在垫层上进行基础梁钢筋的绑扎,然后再支设基础梁模板和柱下基础构件的模板,再然后进行基础的混凝土的浇筑,使基础梁和柱下基础构件成型,最后拆除模板并进行土方回填,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就施工完成了。由于基础梁的制作是在基槽内进行的,后续还会进行土方回填,为了减少回填时搬运土体的工作量,所以基槽的尺寸不会特别大,工人在基槽内进行钢筋的绑扎、支模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工作面都较小,非常影响工人的施工操作,从而使基础梁成形后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基础梁的模板一般是使用砖胎膜或普通木模板,砖胎膜属于一次性模板,而木模板在遇到基槽土方垮塌的时候或是为了减小回填土时对基础梁结构的影响时候,木模板也不方便进行拆除并回收,所以,整个基础梁的模板所消耗的材料较大,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现场制作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是下雨的时候,基础不能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整个基础的施工工期较长,影响工程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础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础施工时材料浪费严重、工期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础梁预制步骤:对基础梁进行预制,基础梁的两端预留锚固钢筋;
B、基槽开挖步骤:开挖柱下基础构件和基础梁的基槽;
C、基础梁安装步骤:将预制好的基础梁安装至用于放置基础梁的基槽内,使基础梁端部的锚固钢筋伸入柱下基础构件内;
D、柱下基础构件施工步骤:支设柱下基础构件的模板,然后浇筑柱下基础构件的混凝土,使基础梁与柱下基础构件形成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基础梁预制的步骤,使基础梁的制作不受基础基槽开挖和天气的影响,从而可以缩短基础的整个施工工期。
2、由于基础梁的制作不在基槽中进行,降低了基础梁的施工难度,从而可以使用较少的工人就可以完成基础梁的预制工作,从而降低了整个基础建造的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施工难度的降低,基础梁的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3、由于基础梁是在基槽以外的地方进行预制的,所以用于制作基础梁的模板完全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同一基础中,大部分基础梁的横截面尺寸基本是相同的,于是,通过制作几个横截面相同、长度按最长的基础梁进行设置的定型模板,然后将定型模板进行循环使用,就可以满足大部分基础梁的制作工作,降低了基础梁的模板使用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用于制作基础梁的砖胎模的材料使用量,也减少了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基础建造的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硕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硕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7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