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7810.2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邵俊鹏;张宇涵;孙桂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5B11/42;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足机器人 单腿 刚性支撑 增量PID算法 分析控制器 稳定性问题 等效模型 刚性支承 建立控制 联合仿真 神经网络 研究对象 控制器 系统图 合理性 机器人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控制方法,针对液压四足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问题,面向单腿刚性支承,以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为研究对象,建立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的等效模型;利用神经网络和增量PID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控制结构图,在AMESim中建立刚性支撑相力的系统图,并在Matlab中建立控制器的控制框图;利用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控制器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液压四足机器人研究提供依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足式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压四足机器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更大的承载能力、运动更加的灵活、控制难度也相对较低、具有大负载能力、高动态性能、适应复杂环境能力强等特点,使得液压四足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在对其运动控制研究中,机器人的稳定性无疑是最重要的。在运动控制过程中保持机器人的稳定成为了研究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一种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控制方法。
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控制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实现:
步骤A、建立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支撑相的等效模型:
针对液压四足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面向单腿刚性支承,以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为研究对象,根据单腿的机械结构,对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机器人单腿刚性支撑相的等效模型,为机器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设连杆受到刚性地面约束时作动器活塞杆初始位移为x20,单位时间内活塞杆位移和减振弹簧变形量分别为x21、ΔY,通过位移传感器可测得其值,弹簧经折算后的等效刚度为:
在刚性支撑下,缸体产生运动,设缸体位移为xc,缸体受机架和自身重量的综合作用力为Fc。由于地面刚度很大,机器人足端在支撑相下与地面固结在一起。
步骤B、设计腿部刚性支撑相控制器:
机器人腿关节切换过程中,作动器采用力/位切换控制方法,针对关节在刚性支撑相的工况下,作动器采用力控制器,一般以增量PID算法为基础,其表达式为:
u(k)=u(k-1)+Δu(k)=u(k-1)+Kpa+Kib+Kdc
式中:Δu(k)为第k次采样控制器所需输出的电压增量;Kp、Ki、Kd分别为增量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系数。
其中,a=e(k)-e(k-1),b=e(k),c=e(k)-2e(k-1)+e(k-2),e(k)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偏差;
本发明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第一层为输入层,第二层为隐含层,第三层为输出层。网络的第一层的输入为:
式中M由电液伺服系统的复杂程度决定;
神经网络第二层的输入、输出为:
式中,—第二层的权值系数;上角标1、2、3分别代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第二层神经元的活化函数采用正负对称的sigmoid函数
神经网络第三层的输入输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7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冗余图形添加方法
- 下一篇:基于T-PLS模型的间歇过程工艺条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