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峰值功率的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8095.4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杨瑞;秦学;熊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67;G01R31/388;G01R31/3842;G01R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峰值 功率 估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峰值功率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电池的当前时刻的电压、当前时刻的电流、当前时刻的荷电状态和当前时刻的温度;
根据电池工作温度约束条件和所述当前时刻的温度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一段时间间隔内的第一持续峰值电流;
其中,所述根据电池工作温度约束条件和所述当前时刻的温度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一段时间间隔内的第一持续峰值电流包括:
获取电池工作温度上限;
根据所述电池工作温度上限和所述当前时刻的温度确定电池允许最大温升;
根据预置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和所述电池允许最大温升确定第一计算公式,并得到第一持续峰值电流;
其中,所述根据预置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和所述电池允许最大温升确定第一计算公式,并得到第一持续峰值电流包括:
根据预置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所述电池允许最大温升建立电池热模型,并得到第一等效公式:
其中,I为等效电流,R0为欧姆内阻,R1为极化内阻,t为时间,Tamb为环境温度,Tcell电池温度,h为电池换热系数,A是换热面积,m为电池质量,c为电池比热容;
根据所述第一等效公式确定第一计算公式:
其中,为峰值电流,R0(T0)为温度T0时的欧姆内阻,R1(T0)为温度T0时的极化内阻,R0(Tmax)为温度Tmax时的欧姆内阻、R1(Tmax)为温度Tmax时的极化内阻,n为Tc时刻内总采样数,Δt为单位采样时间,Tamb为环境温度,T0为初始时刻电池温度,h为电池换热系数,A是换热面积,m为电池质量,c为电池比热容,ΔTmax为电池允许最大温升,Tmax为电池工作温度上限;
根据所述第一计算公式得到第一持续峰值电流;
根据端电压约束条件和所述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一段时间间隔内的第二持续峰值电流;
根据电池荷电状态约束条件和所述当前时刻的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一段时间间隔内的第三持续峰值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持续峰值电流、所述第二持续峰值电流和所述第三持续峰值电流确定最小持续峰值电流;
根据所述最小持续峰值电流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峰值电压;
根据所述最小持续峰值电流和所述峰值电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峰值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端电压约束条件和所述当前时刻的电压确定所述待测电池在所述一段时间间隔内的第二持续峰值电流包括:
获取端电压约束条件,所述端电压约束条件包括端电压的上限值、端电压的下限值、第一时间尺度和第二时间尺度,所述第一时间尺度和所述第二时间尺度用于控制采样时长,所述第一时间尺度大于所述第二时间尺度;
根据预置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和所述端电压约束条件确定第二计算公式,并得到第一预估电流;
根据预置的电池热模型和所述端电压约束条件确定第三计算公式,并得到第二预估电流;
确定所述第一预估电流和所述第二预估电流的第一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预估电流为所述第二持续峰值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0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