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8592.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德;尉渊;李欢;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铸造 找正 零件加工 精密加工技术 程序编制 激光扫描 加工基准 理论模型 铸造零件 粗基准 基准块 钳工 粘接 划线 加工 铸造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该方法采用在零件上粘接基准块后建立粗基准,激光扫描外形后通过与理论模型对比建立铸造零件的加工基准。该方法解决了钳工划线时精度低,而且对型面余量无法检测的难题,提高了基准找正精度,并且可以根据各区域余量不同单独进行程序编制,能够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及效率。该方法同样可适用于其他铸造及精密铸造零件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号前体舱等零件由于采用高温合金材料,为节省零件加工时间,通常采用精密铸造成型+机加工的方式进行。但是精密铸造时由于零件余量少,导致机加工时基准难以确定,容易产生加工后壁厚偏薄或局部无法加工出来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以解决如何针对精密铸造零件找正加工基准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精密铸造出的毛坯零件表面布置多个基准块;
S2、对每个基准块的表面进行加工,使得各个基准块的表面共面;在同一方向的两个基准块表面加工出两个销孔,销孔用于在后续的激光扫描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确定基准块与毛坯零件的位置关系,并建立用于零件粗找正的粗加工基准;
S3、对粘接有基准块的毛坯零件进行外型面三维形状激光扫描,通过外型面拟合,将毛坯零件的激光扫描图与零件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使得在毛坯零件内包含理论模型并且确保理论模型的四周余量充足且壁厚适当,从而建立零件加工基准。
优选地,步骤S1中,基准块布置在毛坯零件的对称中心面上。
优选地,步骤S1中,基准块布置在毛坯零件的同一侧或两侧。
优选地,基准块为铝块或代木。
优选地,步骤S1中,基准块通过粘接方式布置在毛坯零件表面。
优选地,步骤S1中,基准块通过胶粘方式粘接在毛坯零件表面。
优选地,步骤S2中,销孔的直径为6mm以上,深度大于6mm。
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S4、根据建立的零件加工基准,对基准块表面及其销孔进行返修,并建立用于零件精找正的精加工基准;
S5、对毛坯零件进行外型面三维形状激光扫描,通过外型面拟合,再次将毛坯零件的激光扫描图与零件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由此复测精加工基准与零件加工基准的正确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采用在零件上粘接基准块后建立粗基准,激光扫描外形后通过与理论模型对比建立铸造零件的加工基准。该方法解决了钳工划线时精度低,而且对型面余量无法检测的难题,提高了基准找正精度,并且可以根据各区域余量不同单独进行程序编制,能够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及效率。该方法同样可适用于其他铸造及精密铸造零件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密铸造零件加工基准找正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密铸造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密铸造零件粘接基准块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准块销孔加工步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铣床运行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五面体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