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8940.8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5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涛;王国房;李发林;苏鑫;韩崇刚;王建军;何红兴;杜丽伟;张桂玲;张静;边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32 | 分类号: | C10L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破少 磨制 浓度 水煤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细煤粉、水和添加剂于混合搅拌罐中经混合搅拌得到浆料;(2)所述浆料经湿法细磨得到细浆A,所述细浆A返回至所述混合搅拌罐中与所述细煤粉、所述水和所述添加剂混合搅拌得到成品水煤浆;部分量的所述成品水煤浆经水稀释后进行所述湿法细磨得到细浆B,所述细浆B循环返回至所述混合搅拌罐中进行所述混合搅拌步骤。本发明采用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代替常规单棒/球磨机磨矿制浆,可节省40~65%的制浆能耗,不仅显著降低了制浆成本,且水煤浆浓度高、粘度低、流动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属于水煤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煤浆是由煤、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煤基流体原料,作为水煤浆气化原料,大量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烯烃、油品和天然气等化工产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煤化工企业气化水煤浆用量已突破3亿吨/年;水煤浆也是一种低污染煤基流体燃料,大量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代油、代气、代煤燃烧。
目前煤化工企业多采用常规单棒/球磨制浆技术,原料煤需经破碎,然后与水和添加剂混合进入棒\球磨机,煤浆和研磨介质(钢棒或钢球)随筒体转动进行接触和研磨,设备装机功率大,制浆能耗高;且工艺流程简单,无法实现水煤浆粒度级配的优化,煤浆浓度普遍偏低,导致比煤耗、比氧耗高,有效气成分低,严重影响水煤浆气化效率和经济性。因此,亟需开发先进的制浆技术,降低制浆能耗,优化水煤浆粒度级配,提高水煤浆浓度,改善水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目前气化水煤浆用煤主要以长焰煤、不粘煤及弱粘煤为主,这些煤种储量大、反应活性好、灰熔点低,是水煤浆气化的理想原料。但该煤种存在表面含氧官能团多、孔隙率高、表面疏水性差及可磨性差的特点。利用常规单棒\球磨机制备气化水煤浆技术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制浆浓度低。采用常规单棒磨机制备气化水煤浆过程中,由于调节手段少,煤浆粒度分布不合理,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差,致使煤浆浓度偏低,一般在58~61wt%。由于水煤浆携带了大量多余水入气化炉,因此,水煤浆气化的气化效率偏低,有效气含量低,一般为79~80%;
(2)制浆能耗高。利用常规单棒磨机制备气化水煤浆时,一般将原料煤破碎至小于13mm,直接进入棒磨机湿式磨矿制浆,由于磨矿效率低,能耗高,导致制浆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制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节省40~65%的制浆能耗,大大降低了制浆成本,且优化了粒度级配,提高堆积效率和水煤浆浓度,改善了流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细破少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细煤粉、水和添加剂于混合搅拌罐中经混合搅拌得到浆料;
(2)所述浆料经湿法细磨得到细浆A,所述细浆A返回至所述混合搅拌罐中与所述细煤粉、所述水和所述添加剂混合搅拌得到成品水煤浆;
部分量的所述成品水煤浆经水稀释后进行所述湿法细磨得到细浆B,所述细浆B循环返回至所述混合搅拌罐中进行所述混合搅拌步骤。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细煤粉的粒度≤1.5mm,由原料煤细破碎得到,制备气化水煤浆时,优选≤0.7~1.0mm,制备燃料水煤浆时,优选≤0.2~0.5mm;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细破碎制粉系统控制煤粉粒度分布。
所述添加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如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铵等)、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腐植酸盐(如腐殖酸钠、腐殖酸钙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的煤种进行选择;
所述水为生产水和废液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