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及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9300.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侍海东;朱杰;马静昊;张启航;季伟;孙宇;郭振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行 机器人 身份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及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待识别机器人;识别电路,所述识别电路与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相连,用于采集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电气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气信号生成识别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待识别机器人和所述识别电路相连,用于对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在验证通过后,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待加工件。该系统可以通过识别电路生成识别信号,从而智能识别各种不同参数待识别机器人,更好地保证待识别机器人的可靠运行,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焊机器人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及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对爬行弧焊机器人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出工业领域,逐渐扩展到了医疗、保健、家庭、娱乐以及服务行业等领域。人们对于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要求也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动作提升为具有高度智能型、自主性及与其他智能体交互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爬行弧焊机器人也以其灵活性强、经济性好而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爬行弧焊机器人只能由用户根据不同的控制参数识别,爬行弧焊机器人无法自己进行身份识别,降低了机器人的智能性,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及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爬行弧焊机器人只能由用户根据不同的控制参数识别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示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待识别机器人;识别电路,所述识别电路与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相连,用于采集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电气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气信号生成识别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待识别机器人和所述识别电路相连,用于对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在验证通过后,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待加工件。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多个类型机器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与每个类型机器人对应的控制参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类型机器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对接收的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确定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类型;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类型后,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用相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伸缩最大值、转动最大值、升降最大值和型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温度、焊缝、电流、电压、伸缩值、转动值和升降值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还包括:故障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当前控制参数识别所述待识别机器人是否故障,以判断所述识别信号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示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其包括上述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示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电气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气信号生成识别信号;以及对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在验证通过后,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待加工件。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爬行弧焊机器人的身份识别方法,所述对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在验证通过后,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待加工件,包括:存储多个类型机器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与每个类型机器人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多个类型机器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对接收的所述识别信号进行验证,以确定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类型;在确定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的类型后,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用相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待识别机器人焊接,其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温度、焊缝、电流、电压、伸缩值、转动值和升降值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9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