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9379.5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时超;周丽琰;杨其振;赵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任月娜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擦伤 凸起 轮胎 车身 台阶状结构 安全性能 承载能力 过渡连接 弧形线 泥水 紧凑 阻挡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防擦伤结构为在轮胎胎侧延伸出的台阶状结构,防擦伤结构与胎面的距离为50‑60mm,防擦伤结构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凸起、凹槽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胎侧分别采用弧形线过渡连接,第二凸起的厚度大于第一凸起。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本发明的胎侧防擦伤结构能够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并且能阻挡泥水溅于车身,保持车身的干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尤其是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胎侧结构,属于轮胎设计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矿场等极其苛刻路面的使用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轮胎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极其苛刻,路面上时常有大石头或坚硬物体对轮胎的冠部及胎侧部位造成伤害。但轮胎冠部在胎面、带束层等部件的保护下,不容易被刺穿或划伤,而胎侧部位仅胎侧胶保护胎体,且厚度较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划伤割破或刺穿。由于工程胎的特殊使用环境,胎侧被破坏的现象在工程胎上更常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所述防擦伤结构为在轮胎胎侧延伸出的台阶状结构,所述防擦伤结构与胎面的距离为50-60mm,所述防擦伤结构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凸起、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胎侧分别采用弧形线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大于第一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防擦伤结构的厚度为6-7m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半圆形,所述凹槽的直径为第一凸起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防擦伤结构的宽度为60-65mm。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本发明的胎侧防擦伤结构能够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并且能阻挡泥水溅于车身,保持车身的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凸起1、凹槽2、第二凸起3、弧形线4、胎面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胎侧防擦伤结构,防擦伤结构为在轮胎胎侧延伸出的台阶状结构,防擦伤结构与胎面的距离为50-60mm,防擦伤结构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凸起1、凹槽2和第二凸起3,第一凸起1、第二凸起3和胎侧分别采用弧形线4过渡连接,第二凸起3的厚度大于第一凸起1,防擦伤结构的厚度为6-7mm,凹槽2呈半圆形,凹槽2的直径为第一凸起1厚度的一半,防擦伤结构的宽度为60-65mm。
使用本发明的防擦结构:1、能够有效防止轮胎因为刮擦胎侧造成的早期损坏,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2、胎侧增加台阶状的防擦伤结构相当于加厚胎侧,刚性更强,负荷下支撑力更强,轮胎胎侧部位变形减小,可进一步提高轮胎的承载能力;3、雨雪天气,在轮胎行驶过程中,胎面转动容易将泥水甩出溅射于车身上,该台阶能挡住来自胎面的泥水,保持车身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9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
- 下一篇:一种车辆爆胎应急的安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