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品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9471.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凯;王凯;刘晋宇;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新娟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品 管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储存 介质 | ||
1.一种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存储有以下信息:预设摆放商品放置区域在货架中的预设区域位置、摆放在所述预设摆放商品放置区域内的与所述预设摆放商品对应的商品ID、预设数量N及预设摆放商品图像;其中,所述预设区域位置表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放置区域位于所述货架中的层数,以及位于每层的格数,所述预设摆放商品图像表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在摆放整齐状态下的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包含商品放置区域的区域图像;
将所述区域图像与所述预设区域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出所述区域图像中与所述预设摆放商品对应的部分图像;
从所述部分图像中提取出所述部分图像所包括的M张商品实际图像;其中,每张商品实际图像包括一个商品;
将每张商品实际图像与所述预设摆放商品图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出所述M张商品实际图像所包括的M个商品中,商品ID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所对应的商品ID的商品的实际数量;
判断所述实际数量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数量N;其中,在所述实际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N时,表示所述商品放置区域的商品状态处于商品缺货状态,否则,表示所述商品状态处于商品非缺货状态;若所述商品状态为商品非缺货状态,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内的商品是否达到商品摆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处于所述商品缺货状态时,根据所述实际数量和所述预设数量N,确定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缺货数量为N-实际数量;
根据所述缺货数量、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历史销量和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销售策略,确定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补货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缺货数量、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历史销量和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销售策略,确定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补货数量,包括:
在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历史销售量大于预设销售量,或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销售策略为促销时,根据所述缺货数量、所述历史销售量和所述销售策略,确定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数量大于所述缺货数量的补货数量;或
在所述历史销售量不大于所述预设销售量,或所述销售策略不为促销时,根据所述缺货数量、所述历史销售量和所述销售策略,确定出所述预设摆放商品的数量等于所述缺货数量的补货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图像,判断所述商品放置区域的商品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处于所述商品缺货状态时,发出缺货报警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内的商品是否达到商品摆放标准,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M张商品实际图像中每张商品实际图像是否均与所述商品预设图像匹配,其中,在每张商品实际图像均与所述商品预设图像匹配时,表示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内的所述预设摆放商品达到商品摆放标准中的摆放整齐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张商品实际图像均与所述商品预设图像匹配,表示每张商品实际图像与所述商品预设图像的相似度值大于预设相似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商品放置区域内的所述预设摆放商品未达到所述摆放整齐状态,获得所述预设摆放商品中不处于所述摆放整齐状态的m个待调整预设摆放商品中每个待调整预设摆放商品在所述商品放置区域中的实际放置位置,其中,m为小于M的自然数;
控制货架巡检机器人将每个待调整预设摆放商品从所述实际放置位置移动到每个待调整预设摆放商品的预设放置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放置位置为每个待调整预设摆放商品在处于所述摆放整齐状态时所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94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跨场景行人重识别的方法
- 下一篇:车道线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