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062.3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4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祖强;鲁宁;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2B2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显示 设备 | ||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激发光源、补充光源及色轮,所述激发光源用于发出第一颜色光至所述色轮,
所述色轮包括第一发光区、波长转换区及补充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及所述波长转换区沿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发光区在第一时段接收所述第一颜色光并发出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波长转换区在第二时段接收所述第一颜色光并发出受激光,
所述补充发光区位于所述波长转换区的内侧或外侧,所述补充光源在所述第二时段发出拓宽色域且与所述受激光光谱至少部分重叠的补充光,所述补充光经由所述补充发光区出射后与所述波长转换区发出的所述受激光在所述色轮处合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包括用于发出第一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光源及用于发出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的第二光源,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偏振分光片及光偏转装置,所述偏振分光片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所述光偏转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偏振分光片之间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在所述第一时段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时段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一区域发出所述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至所述第一发光区,所述第二区域发出所述第一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至所述第一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进行合光以及发出所述合光后的第一及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
在所述第二时段,所述第二区域发出所述第一及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至所述波长转换区,所述波长转换区发出受激光,所述补充光源发出补充光至所述补充发光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一发光区上的第一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的光斑与所述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的光斑并列且相邻设置;在所述第二时段,所述波长转换区的受激光的光斑与所述补充发光区的补充光光斑并列且相邻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转装置包括光偏转结构及驱动结构,所述光偏转结构用于改变入射光的光路,所述驱动结构用于控制所述光偏转结构是否位于所述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的光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转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依次反射后光路发生偏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偏转结构包括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光棒,所述光棒还包括入射面及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与所述出射面平行,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且均连接于所述入射面与所述出射面之间;或者
所述光偏转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具有所述第一反射面的第一反射镜及具有所述第二反射面的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至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二偏振态的光至所述偏振分光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引导装置及光收集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位于所述偏振分光片与所述色轮之间,所述偏振分光片发出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经由所述引导装置被引导至所述色轮,所述引导装置还接收所述波长转换区发出的所述受激光及所述补充发光区发出的所述补充光以及所述第一发光区发出的第一颜色光并将所述受激光、所述补充光及所述第一颜色光引导至所述光收集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开口及位于所述开口外围的反射凹面,所述偏振分光片发出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偏振态的第一颜色光经由所述开口被引导至所述色轮,所述反射凹面接收并反射所述受激光、所述补充光及所述第一颜色光至所述光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0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