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20370.6 申请日: 2018-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9447387B 公开(公告)日: 2021-10-22
发明(设计)人: 杨洁;廉冰;顾志杰;李洋;赵杨军;王彦;王猛;陈海龙;康晶;杨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10/04;G06Q50/26
代理公司: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代理人: 田明;任晓航
地址: 030006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干旱 地区 废物 处置 库远场 评价 景象 建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现有场址周边生物圈进行系统描述;然后根据生物圈组成的描述完成生物圈景象的建立,获取景象作用矩阵,确定公众的初步受照景象,初步估算公众的辐射剂量;接下来收集场址区域未来生物圈的演变预测数据,确定潜在的全部受照景象,当受照景象与初步受照景象一致时,将预测更新的参数迭代到初步公众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当发现新的受照景象时,根据数学模型重新确定远场评价公众的辐射剂量。本发明考虑了长时间尺度高放废物处置库所在区域的环境变化,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受照景象,增加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远场公众辐射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评价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安全妥善地处理和处置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我国目前已建成多个中、低放近地表处置场。近地表处置场是指将废物埋藏在地表面之下几十米以内的地层,考虑处置场关闭后300~500年,处置场由于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破坏后,公众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与处置场填埋废物近距离接触,从而受到填埋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影响。放射性核素在水、土壤和动植物等环境介质中迁移、富集从而对人类造成辐射剂量。例如:当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通过渗透、补给迁移到井水中,在通过灌溉、水流作用进入表层土壤、水体(河水等)中;人类通过饮水、食用动植物产品、偶然摄入土壤等多种途径造成食入内照射、吸入气溶胶内照射、放射性核素沉积外照射等。公众的辐射剂量影响与处置场远场评价考虑的景象是直接相关的。目前我国中、低放近地表处置场考虑的受照景象主要包括:处置单元泄漏的核素经过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最终进入生物圈;处置场下游边界处打井饮水;在处置单元上方钻孔;钻孔后岩芯撒落和建房居住事故等。根据确定的评价景象,可以确定公众受照的关键途径,从而定量给出公众的辐射剂量。

核工业在运行过程中约产生1%的高浓度放射性废物,为了确保其对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将其置于距地表深约500~1000m的地下深处的高放废物处置库内,使之与人类生存环境隔离,确保其对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然而,我国目前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安全性、可行性仍处于论证阶段。与近地表处置场明显的差异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的评价时间尺度以数百万年计,其必须考虑在长时间尺度下高放废物的包络性及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高放废物处置库关闭后数百万年后公众的辐射剂量进行定量评价。远场评价的前提基础是需要对高放处置库的远场评价景象进行确定。评价景象主要受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然而,长时间尺度下的评价景象的不确定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可见目前现有的中、低放近地表处置场评价景象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适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远场评价景象的建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长时间尺度带来的景象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从而增加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远场公众辐射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远场评价的景象建立方法,包括:

(1)对现有场址周边生物圈进行系统描述,对生物圈各组成的参数进行罗列和筛选,确定特征参数;

(2)分析场址区域水文、地质现场试验,判断水文地质走向,完成生物圈景象的建立,并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获取景象作用矩阵,确定公众的初步受照景象,初步估算公众的辐射剂量;

(3)收集场址区域未来生物圈的演变预测数据,根据预测数据对景象作用矩阵进行完善,确定潜在的全部受照景象;当受照景象与初步受照景象一致时,只需将预测更新的参数迭代到初步公众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当发现新的受照景象时,根据数学模型重新确定远场评价公众的辐射剂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