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413.0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汪翔羚;韦贯举;罗仡;李国强;马晓琛;梁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37/252 | 分类号: | F16L37/252;F16L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转 接气 路快插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在空间站舱外使用。包括: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身部组件设置有螺旋槽,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所述螺旋槽旋转啮合,使得气路连通。本结构采用旋转式连接结构,操作力小且便于航天员发力,对身体姿态影响小,单手即可完成对接与断开操作。此种结构设计简便、操作方便,旋转连接时的力矩不超过2.5N·m,具有明确的操作指示标识和产品连接到位反馈标示,符合人机工效学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在空间站舱外使用。
背景技术
空间站舱外用气路快插组件产品空间限制严格,重量要求轻。使用温度在-80~200℃之间,要求漏率高。人机工效学设计严格,产品在人机工效学试验中,操作者在穿着航天服的情况下操作能力受限,不仅要求单手握持与发力,还要求满足人服系统运动力学特性(包括握径、操作力、旋转力)和视觉与触觉反馈,到位锁紧要求等。
国内航天快卸流体连接器在对接操作过程中一手要把住2-0组件与1-0组件对接,另外一只手需要向后拉滑套组件,两手需配合才能完成快卸连接,无法实现直接推进操作连接。
人机工效学试验对气路快插组件握径要求尺寸较小,最大握径≤35mm,这对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波纹管与快卸结构都需要一定的结构空间,波纹管管径过小会导致波纹管失稳,且刚度得不到保证,影响端面密封性能。针对以上因素,考虑到产品高密封性要求以及符合工效学标准、结构尺寸等方面,设计了一种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旋转式连接气路快插组件,包括: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身部组件设置有螺旋槽,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所述螺旋槽旋转啮合,使得气路连通。
所述头部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连接接头、旋转定位销以及保护堵帽;
连接接头为直角弯头状结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转接头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为直筒状结构,用于与身部组件啮合连接,且在该直筒状结构上设置有凸台,沿所述凸台周向均匀设置有旋转定位销,保护堵帽用于进气口防护。
身部组件包括壳体、轴用弹性挡圈、挡板、波纹管组件、滑套组件、弹簧以及密封环;
壳体内装入密封环,用于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连接时的密封,壳体内装入挡板以固定密封环,波纹管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波纹管组件的端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挡板位于波纹管组件和壳体之间;
弹簧套装在壳体的外圆上,滑套组件套装在弹簧的外圆上,弹簧的一个端顶在壳体上,另一端压装在滑套组件上,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连接时,头部组件对壳体施加推力,使得壳体相对滑套组件移动,进而弹簧压缩;轴用弹性挡圈装在壳体外侧,防止滑套组件脱落。
所述滑套组件包括滑套和滑套直段,滑套直段焊接在滑套上形成滑套组件整体,滑套直段内侧均匀设置有轴向直槽,滑套内侧设置有螺旋槽,所述直槽和螺旋槽一一对应,对接在一起后形成滑套组件内的滑槽,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连接时,旋转定位销沿滑槽滑动。
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定位孔,旋转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使得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到位后锁定。
定位孔的中心偏离螺旋槽。
旋转定位销上设置视觉标识,当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到位后,视觉标识通过定位孔可见。
壳体外侧设置有视觉标识,当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啮合连接时,壳体相对滑套组件移动,啮合到位后,壳体上的视觉标识可见。
滑套直段外侧设置有视觉标识,与滑套直段内侧的轴向直槽一一对应,用于标识轴向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