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抗氧化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0541.5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马立云;韩娜;曹欣;单传丽;倪嘉;仲召进;王萍萍;高强;操芳芳;赵凤阳;王巍巍;崔介东;石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00 | 分类号: | C03C1/00;C03B1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锡液 浮法玻璃生产 玻璃原料 微量元素 抗氧化性 熔化 玻璃熔液 浮法玻璃 锡槽成型 锡槽锡液 氧气发生 澄清剂 退火窑 抛光 摊平 添加剂 冷却 玻璃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抗氧化性的方法,包括:a、配置玻璃原料,向玻璃原料中加入SnO作为澄清剂,SnO的加入量为玻璃原料的0.15wt%;b、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锡槽成型阶段,预先将微量元素P与Ga加入熔化的锡液中;玻璃熔液经过加入微量元素的锡液抛光摊平,进入退火窑,冷却后得到浮法玻璃;P与Ga的总量小于等于锡液总质量的0.05wt%,P的加入量小于0.02wt%;本发明在锡槽锡液中加入添加剂微量元素P和Ga,这两种元素优先Sn与氧气发生反应,有效的减少了Sn2+,从而对玻璃渗锡产生了明显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抗氧化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平板玻璃常用的工艺方法,与传统玻璃工艺相比,浮法玻璃是水平拉制成形,同时玻璃表面得到自然抛光,它具有产量高、质量好、可生产大尺寸玻璃等优点。目前我国在浮法玻璃产量上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但是在单窑日融化量、产品品种及产品质量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存在差距。因此提高优质浮法玻璃的质量,在实际生产中生产出高质量的玻璃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浮法玻璃自熔窑流经流道进入充满保护气体(通用氮气/氢气混合气体)的锡槽,在熔融金属锡液上平铺摊开抛光而成形。玻璃带进入锡槽时的温度约1100oC,冷却至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时的温度约600oC。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玻璃表面层与锡液之间会发生离子交换或离子扩散。在锡槽的入口和出口处均存在与外部相连的空间,或者保护气体纯度不高等会使锡槽内残留少量氧气。渗锡现象首先是溶解在锡液或空气中的微量氧与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锡氧化为Sn2+,此过程产生的Sn4+也会被锡槽中的还原气氛还原为二价。Sn2+在玻璃中扩散速度远大于Sn4+,所以在浅表层玻璃渗锡主要是Sn2+。在玻璃的深表层,由于有Fe3+等氧化性物质存在,使得Sn2+进一步氧化为Sn4+,所以Sn4+居多,玻璃下表面渗锡的深度一般为40μm左右。
锡类缺陷是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缺陷,渗锡会改变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而影响浮法玻璃的力学强度、光学性能、介电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能。大量锡耗对浮法玻璃产品质量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会出现玻璃沾锡、雾点、光畸变点、钢化彩虹等缺陷,目前一般通过加强锡槽的密封和提高保护气体纯度降低氧、硫污染,但效果有限。因此,在浮法玻璃生产中,寻求降低渗锡量的方法对提高玻璃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抗氧化性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锡液的氧化,提高玻璃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浮法玻璃生产中锡液抗氧化性的方法,包括:
a、配置玻璃原料,向玻璃原料中加入SnO作为澄清剂,SnO的加入量为玻璃原料的0.15wt%;
b、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锡槽成型阶段,预先将微量元素P与Ga加入熔化的锡液中;玻璃熔液经过加入微量元素的锡液抛光摊平,进入退火窑,冷却后得到浮法玻璃;P与Ga的总量小于等于锡液总质量的0.05wt%,P的加入量小于0.02w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在使用的玻璃原料中加了SnO作为澄清剂,SnO对玻璃具有良好的澄清效果,也减小了玻璃液与锡液间的锡离子浓度差,减少了Sn2+的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